“虽然离高考只有60天了,但只要掌握好复习技巧,完全可以提高不少分!”一批著名的高考研究专家近日在蓉城这样提醒考生。他们认为,在日趋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如果考生和家长能够走出备考误区,用科学的方法把握高考规律,就能迅速提高高考成绩。
考生与家长的误区
专家们指出,有非常多的考生在备考中陷入了误区。一是盲目备考。一些考生不清楚高考的要求,而只管自己埋头苦学。有的考生则没有自己的主见,被各种指导和诱惑牵着向前走。二是焦急万分。一些考生渴望成功,给自己背上沉重的负担。有时家长殷切的目光也给考生带来了莫名的压力。三是投机取巧。有的考生削尖了脑袋,四处探听消息,猜题、押题。
“考生在备考上存在误区,家长同样也有。”在分析了考生存在的备考误区后,有专家又指出了家长存在的三大备考误区。一是无意间给孩子施加很大压力。比如,有的家长利用给孩子倒牛奶、倒咖啡的机会,去看孩子是否在努力学习,实际上给孩子带来的却是监视的感觉。二是有的家长过于严厉,按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三是有的家长漠不关心,把所有的时间都“贡献”给了工作、娱乐等。
教你怎样科学备考
首先要吃透《考试大纲》。考生要学习钻研《考试大纲》,按其要求复习备考,把握要求、明确方向。要把《考试大纲》与高考试题、教材、练习相结合,重在发现高考内容的必考点,把握领会高考试题特点及其变化规律,发现今年在高考考查方向上的知识点。专家们指出,在吃透《考纲》的基础上,还要善于把握命题的趋向。强调学科间的真正融合,是2005年高考的一个明显发展趋势。因此,考生除了要重视知识的联系和深层理解,不要死抠高中知识的同时,还要着重加强语、数、外基础性和工具性的作用,加强相关学科间的交融。如数学思维方法在化学中的应用主要有等价转化的思维(用守恒法解计算题)、分类讨论的思维(用数轴法解计算题)、数形结合的思维(用图象法解计算题)三大类,今年的高考题在这些方面会有所体现。
“一些考生备考时,喜欢采用‘补弱’的办法。对很多考生而言,‘补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有的时候无论怎样用功,‘弱势’仍不见好转。”因此,专家还建议,考生要学会扬长避短,以《考试大纲》为依据,采用多点进攻、分割包围的战术,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备考效率。
怎样培养答题技巧
“答题技巧非常重要,在最后备考阶段考生要有意识地培养。”有专家指出。他们建议考生从以下几方面培养答题技巧。
一是将题目中的相关信息与学科知识挂钩,进行重组和整合,通过一系列思维活动使问题得到解决。考生要学会捕捉相关的学科信息,归纳成学科中的问题,再对知识点进行串联、并联、迁移、转换、分析、综合等,加以解决。二是抓住关键词句,找出解题的突破口,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将所给信息进行合理转换,例如换一种方式表述条件、将图表转换成文字、将文字信息转换成图表,将抽象的信息具体化,从而明确问题的指向。
三是讲求答题顺序,培养良好的应试心理。考生应提高应试水平,同时又不要把综合科目看得过于神秘。遇到生题、难题不要心慌,要集中注意力搜寻头脑中已有知识,尽可能联系熟悉的知识和题型,调动各种解题方法去解答。理科综合测试有起点高、落点低的特点,因此,有的题目会很长,看起来很生疏、很难,但实际解起来往往并不难。
四是科学作答。答案要准确、简洁、创新和规范化。即要做到层次清晰、条理清楚、逻辑严谨,紧扣基本观点,大胆用多种方式解答,尽量使用规范化的学科语言。
五是对于难题则能做多少算多少,化整为零,争取将其中较易的步骤分拿到。
实习生谭晓娟记者赖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