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美考资讯 » 美术高考信息 » 2010 » 正文

三位考生分享港校面试经历 部分面试题揭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7-07   作者:admin

上周,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的内地面试陆续举行,其中香港科技大学的分数门槛较

高,广东理科660分以上,文科650分以上才能被邀请面试,文科分数要求超过重本线55分,而港大则给

了更多考生机会,文科620多分就有面试机会。不少学生接到多所学校的面试通知。

  广东和北京考生最多
 据了解,今年报考香港多所高校的内地生人数均有所增加,港校热明显又回升。港大今年全国报考人

数是9000多人,比去年增加了1000人,报考学生中广东和北京的考生最多;共有5000多名学生收到面试

通知,最后仅招收350人。港科大今年报考人数约3500人,比去年增长10%,广东、广西和海南三省共有

1000名学生参加面试,其中广东学生占大部分,全国一共录取150人。香港浸会大学今年约有3600名内地

学生报考,广东也是生源大省,大约有500名学生报考,最终全国录取约150人。

  面试看重综合能力

  今年港大面试题依然凸显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港科大和浸大采取分专业面试方式,浸大侧重学

术和学科方向,港科大则兼顾社会话题和学科话题。

  浸大中国事务处副教务长梁女士表示,浸大的面试由各院系根据人才要求自行把握,有的是一对一

单面,有的是小组面试,面试问题都是教授自己出的,总的原则是考察学生的沟通能力、批判思维等综

合能力,还会看学生性格是否能够适应港校的学习。“对于面试,学生不要有太大压力,说出自己真实

的想法就可以。”据了解,浸大面试在最后录取中占20%—30%的比例。

  香港科技大学学术交流部招生主任范冠豪指出,从面试看,内地学生有两方面需要加强,一是英语

水平,建议可通过看原版电影,听广播等比较有趣的方式提高英语口语能力;二是要多留意一些时事话

题。“高考成绩已经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面试是要从另一个角度、全方位去考察学生的综合能

力。”范主任还强调,如果面试中遇到了不知道的问题,学生如实表达比不懂装懂更好,“每个人不可

能了解所有的事情,问题也是开放的,没有固定的答案,实事求是说出自己的想法就可以。”

     

 ●小梁,参加香港大学面试

  手势表达逗笑面试官

  我是文科生,考试失手了,630多分,不过既然接到了港大的面试通知,即使是来“打酱油”的,也

要去尝试体验一把。而且我铁定可以进中大,因此心态很轻松。

  港大面试不是采用专业分组,像是随机的,和我一起的就有理科生。我们组有9个学生,对2个教授

,传说中的“群殴”。第一轮面试分三个环节:每人30秒的自我介绍,25分钟左右的小组讨论,自由向

教授提问。每人发言的时间非常有限,感觉大家发言都有点抢,但是都非常礼貌,都会等着别人把话说

完。第一轮面试结束后,大家都在候考室等候,看是否要参加第二轮面试。有两种学生可以参加第二轮

面试,评分有争议的和教授特别感兴趣的。所以没有参加第二轮面试不等于不会被录取。我们组的讨论

题目是“对香港电视节目被大陆删减这个现象的看法”,题目是教授直接口述的。我是反对这种做法的

,在表达时,我举了上海莲花塌楼事故,我不会说“塌楼”这个单词,于是用手势模仿倒塌的动作,还

辅以“bang”的声音,大家都笑了,教授也笑了。我不知道教授是否认可这种方式,但这比不知所措地

卡在那里好多了,我觉得有时需要变通一点。

  最后的提问是自由的,刚开始,有学生针对教授本人提问,教授指导了一下,原来这个环节是要关

注香港大学。要积极争取表现,我我问教授是否觉得有些时候香港的大学生有点难以控制,他们会集体

抵制学校,逼迫学校校长辞职。这个问题是临时想到的,但我一直有关注港校的新闻。教授的回答是比

较赞赏香港大学生的这种精神,认为这是香港高校的价值所在——很民主,大家都可以争取自己的权利

  参加这次面试,我得到的经验有四点:一是如果有意去香港读书,要早定目标和计划,如果高中三

年都不断训练自己的口语,关注热点话题,优势会很大;二是30秒个人介绍是唯一可以准备的,应该在

内容充实度和合理度上面多花功夫,务必流畅,有感情就最好,自信也相当重要;三是要做到既把握机

会表现自己,也尊重别人的表现机会;四是参加全英文面试,紧张在所难免,在准备时,可以和小组成

员聊聊轻松的话题,比如我们聊了世界杯、世博会等,大家可以熟悉一些,也减轻了紧张感。

  

  ●心怡,参加香港科技大学面试,已被录取

  有社会话题也有学术问题

  我是理科生,高考成绩678分。港科大面试按专业分组进行,我报考的是会计学,和经济专业的学生

一起面试。我们组是4个学生,2个相关院系的老师,一个中国的和一个外国的。面试没有自我介绍,老

师只是先简单核对了一下,然后就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

  我们小组讨论的话题是“如何看待中国贫富差距”,人不多,气氛很和谐,大家按顺序轮流发表看

法,或作出评论。我们发言的时候,教授没有插话,只是在旁边观察。其间有不同的意见,但没有出现

辩论。这个环节的用时不到20分钟。

  接着是教授分别对每个学生提问,像是“一对一”的面试,问题就不再是社会话题,而是学术和专

业,包括“你为什么会选择这个专业”、“为什么选择香港的大学”等等。这些问题平时都有想过,因

此没什么难度,说清楚自己选择的理由就可以。

  最后一个环节是开放问答,我们可以向教授提问,教授也向我们提一些轻松的问题,类似聊天,比

如教授问我们,“这个暑假有什么打算”,其实是想借此了解下我们的性格、爱好等,我觉得实话实说

就好。

  港科大面试难度较小一点,感觉老师很和蔼,只要理清思路,用英语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就可

以。此外,面试前还是应该做一些准备,比如要了解下港科大,简单了解所报读的专业等,还要对自己

的选择有清楚的认识。

  在英语方面,不用太担心,老师也不太注重语法的准确性,只要能表达、交流就可以。平时多关注

一下时事,锻炼应变能力,对面试会有帮助。

   

   ●小郭,参加香港浸会大学面试

  理学院围绕学术和专业提问

  我的高考成绩是理科665分。浸大的面试是按专业分小组,我报读的是理学院。一般是四五人一组,

我所在的小组是5个人,1个教授。

  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就是教授提问,理学院的问题是和学科专业相关的,我们的问题是“你对物

理的一些看法”、“你对物理哪些方面感兴趣”、“你对自己未来的看法、展望和学习计划”等。反正

我们的探讨中没有出现社会热点问题,听说商学院的面试是做案例分析,我想可能不同学科的问题不同

  在面试时,教授会从你的回答中找出问题来考你,我在谈到我的学术理想时,教授就问我“打算怎

样去实现这些理想”。感觉浸大看重你对学术的兴趣和思考,重视你的思考过程。最后向教授提问的环

节,涉及到的也还是和学校、学术相关的问题。

  用英语表达理科学术的问题,似乎比较难,好在高中课本上的专业名词都有英文注释,我平时都有

留意。此外,老师很宽容,你不会说的名词也允许用中文代替,学校要考察的是思维能力,而不是英语

能力。

  说到港校面试的经验,我想提醒的是,准备高考的时候没必要对港校面试想太多,全力备考就好。

另外千万要注意,一定不要抢答,面试不是表现得越突出就越好,老师不太喜欢太有侵略性的学生。

  我也参加了香港科技大学的面试,已被港科大录取。

  香港大学部分面试题

  1.你对现今的高房价有什么看法?

  2.假设你在香港机场,要前往港大,你会如何选择公共交通工具?

  3.你觉得香港和内地有什么差别?

  4.如何看待目前社会的贫富差距问题?

  5.试述艺术与色情的关系。

  6.如何看待独生子女政策?

  7.你对“富士康事件”有什么看法?

  8.谈谈你对《非诚勿扰》这个节目的看法。

  9.企业除了以赢利为目的外,还应该承担哪些社会责任?

  香港科技大学部分面试题

  1.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有什么缺憾?

  2.多学科交叉的优势?

  3.你们怎么看待富士康跳楼的员工?他们是心理承受能力差还是社会对他们关注不够?

  4.工厂里的员工没机会像你们一样上大学,这是不是他们的遗憾?

  5.如何理解房地产泡沫?

  6.怎么看待谷歌退出中国事件?

  7.你怎样经营一家餐馆?

 

 
 
[ 美考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美考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