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的内地面试陆续举行,其中香港科技大学的分数门槛较
高,广东理科660分以上,文科650分以上才能被邀请面试,文科分数要求超过重本线55分,而港大则给
了更多考生机会,文科620多分就有面试机会。不少学生接到多所学校的面试通知。
广东和北京考生最多
据了解,今年报考香港多所高校的内地生人数均有所增加,港校热明显又回升。港大今年全国报考人
数是9000多人,比去年增加了1000人,报考学生中广东和北京的考生最多;共有5000多名学生收到面试
通知,最后仅招收350人。港科大今年报考人数约3500人,比去年增长10%,广东、广西和海南三省共有
1000名学生参加面试,其中广东学生占大部分,全国一共录取150人。香港浸会大学今年约有3600名内地
学生报考,广东也是生源大省,大约有500名学生报考,最终全国录取约150人。
面试看重综合能力
今年港大面试题依然凸显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港科大和浸大采取分专业面试方式,浸大侧重学
术和学科方向,港科大则兼顾社会话题和学科话题。
浸大中国事务处副教务长梁女士表示,浸大的面试由各院系根据人才要求自行把握,有的是一对一
单面,有的是小组面试,面试问题都是教授自己出的,总的原则是考察学生的沟通能力、批判思维等综
合能力,还会看学生性格是否能够适应港校的学习。“对于面试,学生不要有太大压力,说出自己真实
的想法就可以。”据了解,浸大面试在最后录取中占20%—30%的比例。
香港科技大学学术交流部招生主任范冠豪指出,从面试看,内地学生有两方面需要加强,一是英语
水平,建议可通过看原版电影,听广播等比较有趣的方式提高英语口语能力;二是要多留意一些时事话
题。“高考成绩已经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面试是要从另一个角度、全方位去考察学生的综合能
力。”范主任还强调,如果面试中遇到了不知道的问题,学生如实表达比不懂装懂更好,“每个人不可
能了解所有的事情,问题也是开放的,没有固定的答案,实事求是说出自己的想法就可以。”
●小梁,参加香港大学面试
手势表达逗笑面试官
我是文科生,考试失手了,630多分,不过既然接到了港大的面试通知,即使是来“打酱油”的,也
要去尝试体验一把。而且我铁定可以进中大,因此心态很轻松。
港大面试不是采用专业分组,像是随机的,和我一起的就有理科生。我们组有9个学生,对2个教授
,传说中的“群殴”。第一轮面试分三个环节:每人30秒的自我介绍,25分钟左右的小组讨论,自由向
教授提问。每人发言的时间非常有限,感觉大家发言都有点抢,但是都非常礼貌,都会等着别人把话说
完。第一轮面试结束后,大家都在候考室等候,看是否要参加第二轮面试。有两种学生可以参加第二轮
面试,评分有争议的和教授特别感兴趣的。所以没有参加第二轮面试不等于不会被录取。我们组的讨论
题目是“对香港电视节目被大陆删减这个现象的看法”,题目是教授直接口述的。我是反对这种做法的
,在表达时,我举了上海莲花塌楼事故,我不会说“塌楼”这个单词,于是用手势模仿倒塌的动作,还
辅以“bang”的声音,大家都笑了,教授也笑了。我不知道教授是否认可这种方式,但这比不知所措地
卡在那里好多了,我觉得有时需要变通一点。
最后的提问是自由的,刚开始,有学生针对教授本人提问,教授指导了一下,原来这个环节是要关
注香港大学。要积极争取表现,我我问教授是否觉得有些时候香港的大学生有点难以控制,他们会集体
抵制学校,逼迫学校校长辞职。这个问题是临时想到的,但我一直有关注港校的新闻。教授的回答是比
较赞赏香港大学生的这种精神,认为这是香港高校的价值所在——很民主,大家都可以争取自己的权利
。
参加这次面试,我得到的经验有四点:一是如果有意去香港读书,要早定目标和计划,如果高中三
年都不断训练自己的口语,关注热点话题,优势会很大;二是30秒个人介绍是唯一可以准备的,应该在
内容充实度和合理度上面多花功夫,务必流畅,有感情就最好,自信也相当重要;三是要做到既把握机
会表现自己,也尊重别人的表现机会;四是参加全英文面试,紧张在所难免,在准备时,可以和小组成
员聊聊轻松的话题,比如我们聊了世界杯、世博会等,大家可以熟悉一些,也减轻了紧张感。
●心怡,参加香港科技大学面试,已被录取
有社会话题也有学术问题
我是理科生,高考成绩678分。港科大面试按专业分组进行,我报考的是会计学,和经济专业的学生
一起面试。我们组是4个学生,2个相关院系的老师,一个中国的和一个外国的。面试没有自我介绍,老
师只是先简单核对了一下,然后就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
我们小组讨论的话题是“如何看待中国贫富差距”,人不多,气氛很和谐,大家按顺序轮流发表看
法,或作出评论。我们发言的时候,教授没有插话,只是在旁边观察。其间有不同的意见,但没有出现
辩论。这个环节的用时不到20分钟。
接着是教授分别对每个学生提问,像是“一对一”的面试,问题就不再是社会话题,而是学术和专
业,包括“你为什么会选择这个专业”、“为什么选择香港的大学”等等。这些问题平时都有想过,因
此没什么难度,说清楚自己选择的理由就可以。
最后一个环节是开放问答,我们可以向教授提问,教授也向我们提一些轻松的问题,类似聊天,比
如教授问我们,“这个暑假有什么打算”,其实是想借此了解下我们的性格、爱好等,我觉得实话实说
就好。
港科大面试难度较小一点,感觉老师很和蔼,只要理清思路,用英语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就可
以。此外,面试前还是应该做一些准备,比如要了解下港科大,简单了解所报读的专业等,还要对自己
的选择有清楚的认识。
在英语方面,不用太担心,老师也不太注重语法的准确性,只要能表达、交流就可以。平时多关注
一下时事,锻炼应变能力,对面试会有帮助。
●小郭,参加香港浸会大学面试
理学院围绕学术和专业提问
我的高考成绩是理科665分。浸大的面试是按专业分小组,我报读的是理学院。一般是四五人一组,
我所在的小组是5个人,1个教授。
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就是教授提问,理学院的问题是和学科专业相关的,我们的问题是“你对物
理的一些看法”、“你对物理哪些方面感兴趣”、“你对自己未来的看法、展望和学习计划”等。反正
我们的探讨中没有出现社会热点问题,听说商学院的面试是做案例分析,我想可能不同学科的问题不同
。
在面试时,教授会从你的回答中找出问题来考你,我在谈到我的学术理想时,教授就问我“打算怎
样去实现这些理想”。感觉浸大看重你对学术的兴趣和思考,重视你的思考过程。最后向教授提问的环
节,涉及到的也还是和学校、学术相关的问题。
用英语表达理科学术的问题,似乎比较难,好在高中课本上的专业名词都有英文注释,我平时都有
留意。此外,老师很宽容,你不会说的名词也允许用中文代替,学校要考察的是思维能力,而不是英语
能力。
说到港校面试的经验,我想提醒的是,准备高考的时候没必要对港校面试想太多,全力备考就好。
另外千万要注意,一定不要抢答,面试不是表现得越突出就越好,老师不太喜欢太有侵略性的学生。
我也参加了香港科技大学的面试,已被港科大录取。
香港大学部分面试题
1.你对现今的高房价有什么看法?
2.假设你在香港机场,要前往港大,你会如何选择公共交通工具?
3.你觉得香港和内地有什么差别?
4.如何看待目前社会的贫富差距问题?
5.试述艺术与色情的关系。
6.如何看待独生子女政策?
7.你对“富士康事件”有什么看法?
8.谈谈你对《非诚勿扰》这个节目的看法。
9.企业除了以赢利为目的外,还应该承担哪些社会责任?
香港科技大学部分面试题
1.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有什么缺憾?
2.多学科交叉的优势?
3.你们怎么看待富士康跳楼的员工?他们是心理承受能力差还是社会对他们关注不够?
4.工厂里的员工没机会像你们一样上大学,这是不是他们的遗憾?
5.如何理解房地产泡沫?
6.怎么看待谷歌退出中国事件?
7.你怎样经营一家餐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