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美考资讯 » 美术高考信息 » 2010 » 正文

半数高考状元出自教师家庭 6人是农村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7-22   作者:admin

本报统计高考(论坛)头名中 六成毕业于“状元中学”一半来自省会城市 父母多有一定知识

半数高考状元 出自教师家庭

中国社科院博导王极盛曾对考入清华、北大的400多名高考头名调查研究发现,在学校教育的同时,每个成功孩子的背后无一例外得益于从小就有良好的家庭教育。

今年也是如此。在媒体报道中提及家庭背景高考头名中,一半考生的父母至少有一方是老师,从毕业学校来看,有六成毕业于传统的“状元中学”,而省会城市则是出头名的主要根据地,来自农村的只有6人。

出身

半数父母是教师 对待孩子很民主

记者发现,2010年全国新科高考头名中,来自“知识分子”家庭背景的头名很多,部分头名更是来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

媒体报道中提及家庭背景的头名共27人,其中14人的父母至少有一位是小学、中学或者大学老师,只有6位头名出自农民家庭,其余7位家庭背景为石油、建筑等企业职工或者基层政府机关干部。

如河北文科头名刘长佳的父母是大学教师,陕西理科头名南天的父母是中学教师。

为什么头名多出自教师家庭?王极盛表示,这体现出教师更加了解、熟悉教育规律,他们知道孩子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学习会更好,所以容易创造出温暖理解民主型的家庭氛围,而且在学习中也能给予恰当的指导。

王极盛在多年的研究中,将高考生的家庭分为四个类型,分别是:过分保护型、过分监督型、严厉惩罚型、温暖理解民主型。在他对去年的15名高考头名的走访中发现,这15人的家庭环境无一例外属于温暖理解民主型。他说,可见好成绩的孩子是需要更多的自由的。

记者发现,今年很多高考第一名的父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都表示,平时尊重孩子的意愿,不会多管,对待孩子就像朋友。“不过,也不是所有的教师家庭都能培养出成绩很好的孩子。”王极盛表示,在他多年的访谈中发现,也有一些教师反而在自己的家里既不能表现出权威性,也由于学校分担了他更多的精力,而对孩子的教育精力不足。

6人是农村娃 数量同比增加俩

值得一提的是,出自农民家庭的孩子今年比去年有所增加,今年6个头名是农村出身。去年本报统计的各地头名中,只有4名来自农村。

对于农村孩子的比例问题,王极盛表示,每年都有一些头名来自农村或小镇,尽管比例不是很高,但是一样反映出,在学习的过程中,外界的环境固然重要,但是学生自己的努力也是很关键的。

王极盛说,他在与安徽2000年高考文科头名沈成然交谈时,沈成然说:考大学一靠书本二靠大脑,农村孩子除了吃的穿的住的差一点外,其他什么都不比城里孩子差,所以靠自己努力也能成为头名。

王极盛表示,农村的头名学生多数有一种自强不息的劲头,敢于跟城里的孩子比拼。

学历层次有变化 高知父母在增加

王极盛教授告诉记者,高考头名的父母,知识型背景不断增加。他于2000年对高考头名父母文化背景的一项调查显示,将头名父母的学历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大本、硕士几个情况来看,头名父亲和母亲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比例是最高的。

然而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头名父母也表现出了高于高中学历的情况。记者发现,在今年媒体提及的27名头名家庭背景中,除了过半的老师父母表现出“知识型”家庭外,另外还有7位头名出身于公务员、企业管理人员家庭。

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首席专家、中南大学教授蔡言厚认为,“90后”新科头名父母大多是“60后”,而这个年龄的家长在我国恢复高考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相对较高,相对来讲,他们的孩子从小就能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知识熏陶。

他认为,随着我国高考竞争激烈程度的提高,考生的高考成绩除了考生本身努力之外,考生所拥有的社会与家庭资源因素的影响势必增加。

环境

半数在省会 六成出自传统“状元中学”

根据记者统计,64名高考第一中,39人所在中学与过去11年的“状元中学”吻合,数量超过一半。

在今年的头名中学中,值得一提的是,陕西、甘肃、宁夏三地均为一所中学培养出了双科第一,这些中学是西安市高新一中、西北师大附中、银川一中,另外,吉林和黑龙江省也分别有一个中学培养出两名理科头名。

记者发现,头名就读的中学大多办学历史悠久,属于师资力量雄厚的省属或市属重点中学与名牌中学。

据本报统计,64人中32人来自省会城市,占了半数。另外32名头名生活学习在中小城市以及县城等。

蔡言厚根据多年研究发现,基础教育资源分布较均衡的省区,产生高考头名的中学数量偏多且相对分散,因为中学与中学之间差距较小,产生高考头名的中学就不单单集中在省会城市或有限的几个大城市,部分高考头名还产生于一些县级中学或县级市的中学。

基础教育资源分布失衡的省区,产生高考头名的中学数就偏少且相对集中,因为中学与中学之间差距较大,产生高考头名的中学多集中在省会城市或大中型城市。
趣味数字

去年女生多今年男生多

64位头名中男生36人,女生28人,男生在数量上表现出一定的优势,其比例分别为56%和44%,而去年,女生多于男生,女头名占了53%。

中国校友网的《中国高考头名调查报告》中显示,1977-1998年,高考头名中男生明显占优,占64%,女生占36%。

1999-2008年,女头名人数多于男头名,女头名约占 52.36%,男头名约占47.64%,高考女头名比例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王极盛表示,女头名并不少于男头名可以从性格特点得到解释,女孩子更适合高考,因为她们认真、细腻,所以容易取得好成绩,而男孩子则表现得相对粗心一些。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64名头名,文理科各半。在28位女性新科头名中,理科女头名分布并不多,只有12位,20个理科头名的宝座被男生占领。

王极盛认为,这是男生整体上更擅长数理逻辑推理的优势得到较好体现,而女生却善于形象思维的结果,女孩子在记忆力方面要比男孩子强。

发现

优秀学生多 超三成享受加分

在今年目前公布的64位头名中,受到高考加分的头名多达21人,比例达36%,超过三成的头名享受高考加分政策的优惠。

根据各大媒体的报道,在头名加分项目中,参加各种奥赛得奖而加分的多达7人,属于省级优秀学生加分和省级优秀班干部加分的有10人,其他为民族加分或其他。

王极盛表示,根据他多年的研究发现,每年的高考头名中,省级优秀干部和优秀学生的比例超过一半。

揭秘

为啥保送生容易考第一?

据统计,这些高考头名不少人在高考前已被保送或通过自主招生考试。

虽然这些优秀的考生在高考前已取得北大、清华等国内名牌大学的保送资格,大部分可以不用参加高考。但是,出于检验个人学习成绩和水平的想法,他们当中很多人还是参加了今年的高考,并取得优异成绩,成为所在地区高考头名,充分证实了自己的实力。

王极盛教授前不久出版了《像头名那样高考》一书,他介绍,在该书的走访和撰写过程中他发现,不少取得头名的学生心态都非常好,一方面积极向上,一方面压力小,能轻松应考。

他说,每年大约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头名是保送生或者通过了北大或清华的自主招生考试,这些学生与其他学生比具有心理上的优势,压力小。

尤其是保送生,他们只是想在真实的考场上历练一下,经历这个人生当中重要的阶段,所以更能发挥出真实的水平。

可见,良好的心理素质对高考的重要作用。

●本版专家支持

中国社科院博导、著名高考研(论坛) 究专家王极盛

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首席专家蔡言厚本版文/记者朱治华

 

 
 
[ 美考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美考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