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从省教育考试院获悉,普通高校文理科第二批提前录取院校(传统志愿)昨天开始录取工作,截至目前,普通高校各科类今年在我省第一批已录取3.8万余名考生。7月31日开始,文理科第二批、艺术类第三批(专科)、体育类第二批(专科)将进行平行志愿投档。有关专家提醒,随着录取进程的推进,各种各样的招生广告与招生宣传也日益增多,希望广大考生和家长,注意甄别录取通知书真伪,防止受骗上当。
注意甄别录取通知书真伪
据省教育考试院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普通高校第一批各科类共有426所高校在我省招生,目前实际录取3.8万余名(含提前录取院校,其中文理科3.53万余名,艺术、体育类3600余名),均超额完成招生。
据了解,鉴于我省生源质量优秀,该批录取院校中,部分院校特别从省外调剂追加计划,其中“985工程”或“211工程”高校占该批相应增招院校的70%以上,共增招957人。据统计,普通高校第一批文理科共在我省增录2374名(含部属高校自主招生等),第一批艺术、体育类高校比原计划净增1295名。
有关专家提醒,随着普通高校第一批院校的录取结束,3.8万余名考生近日将收到由各高校寄发的录取通知书。有关考生可通过登录浙江教育考试网查询确认自己的录取情况,也可采用声讯方式查询:电话拨打16885678,手机拨打12580或短信发送CX准考证号码到10629500(均免收信息费)。
针对以往每年高校录取这段时间,一些非普通高等教育形式的机构给考生发放录取通知书等情况,提醒广大考生,要注意甄别,以免不必要的损失。据介绍,一看录取的学校是否属于省考试院公布的纳入招生计划的学校。二看考生收到的通知书是否处在该批次的录取时间内、是否填写了志愿。三是登录省教育考试院网站查询。四看录取通知书是否加盖省考试院公章。
据悉,为确保今年高校录取通知书寄递工作的顺畅,省邮政局建立了从通知书收取、寄递到信息反馈的邮政服务工作联络机制。今年的高校录取通知书仍然延用特制的高校录取通知专用信封封装。
警惕“鱼目混珠”提防招生陷阱
昨天,读者梅小姐致电本报热线表示“担心妹妹可能遭遇招生骗局”。据介绍,其妹妹今年高考成绩不理想,前几天,得知某高校招生处在招生,妹妹闻讯后去看了看,后来在该招生处工作人员的“鼓励”下,稀里糊涂地就交了1000元“录取订金”。
梅小姐得知情况后第一反应就是和金华晚报刊登过的招生骗局联系了起来。询问妹妹后得知,是在某宾馆签的“约”,且工作人员表示,知名高校“某大”的常务副院长为该校的名誉院长,他们的“强化特色班”特色明显,专业可以自己挑,学习费用每学年在9000~13000元之间。当问及是不是自考辅导班时,对方含糊地表示“包括自考在内”。梅小姐说,“包括自考”是什么意思着实让人捉摸不透。因为现在一些专科院校也鼓励学生参加自考本科。另外,最让人生疑的是对前来报名的考生,该校没有分数限制。
据省教育考试院有关工作人员介绍,每年的七八月份,在一些居民楼和小区门口时常能看到一些张贴着诱人专业的高校招生简章。一些外省民办学校打着名牌大学招牌也会在一些旅社、宾馆设点,以计划外指标、国家承认学历等,蒙蔽一些求学心切的低分考生。
教育部明文规定,普通高校招生过程中,决不允许中介机构招生或以招生为名的乱收费现象。省教育考试院在我省今年出台的高校招生录取意见中明确规定,高校调整计划时,不得降低录取标准指名录取考生,严禁高校利用调整计划向考生收取与录取挂钩的任何费用,希望考生和家长擦亮眼睛。
如有疑问可投诉咨询
据介绍,从历年的检查整治中发现,这类招生多为是自学考试辅导班或者是职业培训和网络远程教育,以混淆高等教育不同类型,利用考生和家长认识上的盲区,来蒙骗考生和家长。考生拿到的所谓普通名牌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可能是高校自学考试辅导班的录取书。
省教育考试院有关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形式多样,除普通高等教育外,还有成人教育、远程网络教育、自学考试等多种类别。不同类别的招生,有不同的条件要求,有的是免考入学,宽进严出;有的是助学辅导入学后再考等等。不同学习形式的高等教育,文凭和待遇有所区别。
目前,我省在自考助学的资质审核、查处等方面要更为严格、规范。今年省教育考试院核定了浙江师范大学等全省共75所普通高校、民办院校为2010年自考全日制助学单位。
据了解,目前我省自考开设有66个专科专业、70个本科专业。经省教育考试院审核,我市的自考全日制助学单位有5家:浙江师范大学、金华教育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
有专家认为,自考是以个人自学为基础,社会助学为补充,国家考试为主导的高等教育考试形式。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的一种有益补充,自考有费用低廉、学习时间灵活(考生自己把握)等特点,社会助学仅为自考学习辅助教学形式,但考生无论参加与否,最后还要参加统一的国家考试。如果要选择自考辅导班,考生大可不必舍近求远,就近读书费用等方面要实惠得多。而一些辅导助学单位故意混淆普通高校与自学辅导的概念,从中获取高额的辅导学习费用。
有关专家提醒:随着普通高校的录取进程不断推进,广大考生和家长要认真了解高校招生录取政策、规定及程序,增强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今年我省继续推进实施高校招生的“阳光工程”,对高考招生中的舞弊、涉嫌诈骗等行为,省教育考试院设立检查监督办,接待受理考生和家长的来信、来访、来电和举报,调查和处理违纪事件。考生和家长如发现违规问题或录取上有疑问,可拨打省教育考试院考生咨询热线:0571-88908550、88908530、88902272,投诉电话:0571-88906609。
本报记者 戴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