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网讯 (记者 谭平华 通讯员 黄春平) 7月30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的一块绿地上,刘真林现场展示了他的“绝技”。他细心地调配好“墨汁”,装进一个被其称为“特制书画笔”的小胶壶里,然后在一块木板上,挥毫泼墨。不一会,木板上呈现出浮雕般的几个大字。一些过往学生也被吸引,纷纷驻足观看。展示立体书法绝技的“艺术家”刘真林是炎陵县农民,两个月前,酷爱艺术的他只身来京打工,成为中央美术学院的一名保安。
家境贫穷 自毁大学通知书
1967年,刘真林出生于炎帝陵所在地炎陵县鹿原镇一个小山村里。他从小就热爱写写画画,上学的时候课本上都画满了各种图画。高考,他考取了湖南衡阳师范学院美术系。但是由于家境贫寒,为了不给父母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他偷偷撕掉了通知书,外出打工。
打工期间,他仍然不忘自己的追求,凭着良好的基础,学会了根雕、泥塑、刻章、艺术签名、姓名作画等。用他自己的话说:“艺术就是我的生命,我对各种感兴趣的技艺都很用心,也力求努力地完善它们。”
立体书法有绝活 却遇生计难题
1993年,刘真林在汕头朋友开的工厂车间里和几个朋友一起喝茶。当他们把水泼在车间满是灰尘的地上时,透过阳光折射的亮光,那水印子呈现出的立体动感效果,一下子吸引了他。刘真林心里想,如果能够想办法写出这样的字、画出这样的画,那一定是件美妙无比的作品。
之后,刘真林不断尝试,发明的立体书法笔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2008年底,刘真林回到家乡炎陵县在县城的县府路开了一个“真淋书画店”,其立体书法一时在县内外引起轰动。但作品叫好不叫卖,一年之后刘真林只好“收摊”。“到北京是想寻求好的发展机会,目前在学校里当保安仅为生存。”不过他表示,能在中央美术学院这个艺术殿堂做保安很幸运,在此能使他心爱的立体书法技艺得到提高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