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美考资讯 » 美术高考咨询 » 美术高考焦点 » 正文

杏坛犹记桃李香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9-13   作者:admin
杏坛犹记桃李香(组图)
杏坛犹记桃李香(组图)
杏坛犹记桃李香(组图)
杏坛犹记桃李香(组图)
杏坛犹记桃李香(组图)
杏坛犹记桃李香(组图)
杏坛犹记桃李香(组图)
杏坛犹记桃李香(组图)
杏坛犹记桃李香(组图)
杏坛犹记桃李香(组图)
杏坛犹记桃李香(组图)
杏坛犹记桃李香(组图)
杏坛犹记桃李香(组图)
杏坛犹记桃李香(组图)
杏坛犹记桃李香(组图)
杏坛犹记桃李香(组图)
杏坛犹记桃李香(组图)
杏坛犹记桃李香(组图)
杏坛犹记桃李香(组图)
  9月11日至25日,由山东国际艺术中心主办,明湖美术馆承办的“杏坛十人油画展”在济南明湖美术馆举办,共展出毛岱宗、马立华、盛伟、刘雷、宋卫东、陈天强、贾新光、申林、姚夏宁、史国强油画精品一百余幅。 “杏坛”之意是因为此次参展的十位艺术家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毕业于孔子故里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的师生。光阴荏苒,三十几年弹指一挥间,如今,这十位艺术家中的大部分都已经成为全国各地艺术院校的教授,在艺术的探索之旅上,都取得了显赫的成就,有些已成为国内油画界的知名人士,并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此次画展虽然十位艺术家作品风格迥异,但从审美的趣味和表达形式看,他们在内在精神上有很多相同之处,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普遍存有一种东方情怀,作品追求东方绘画意境在油画表现上的体现,这与吴冠中老师的作品其理相同,当然这也是因为他们在大学时受到吴冠中老师的指导有关。1980年吴冠中老师在山东写生时,应邀专门到曲师美术系举办了绘画讲座,其中西结合的绘画艺术表现观念和作品让刚从文革中走来的师生耳目一新,这次讲座对曲师恢复高考后的这批学生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从这次画展的作品中可以明显看出吴冠中老师所提倡的中西结合的艺术探索痕迹。

  观中国学习西方绘画的历史,主要是以徐悲鸿、林风眠为代表。徐悲鸿先生学习的是西方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他主张“以写实主义为出发点,素描为一切造型艺术之基础”,提出了“中体西用”的观点,既用中国的毛笔宣纸为工具,运用西方写实主义的技法造型。而林风眠先生的作品则借鉴了西方绘画中的构成形式,绘画观念受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纳比派等西方现代绘画思想的影响,而上述流派都是在西方对古典主义绘画进行突破的基础上产生的,其特点是打破古典主义绘画对型体空间的真实表现。

  林风眠先生学习的是西方发展中的现代绘画艺术,对中国绘画的创新和发展具有更加进步的指导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讲林风眠先生应是中国第一代中西结合意境化表现的探索者,他的学生赵无极、吴冠中、朱德群等应是第二代,而这次画展作品中所体现出的东方情韵可以说是中国第三代中西结合意境化表现的探索者。其绘画艺术特点体现在吸收中国文人画写意的传统,把写意的因素应用于油画当中,不拘泥于形似,注重表达感情与抒写对自然景色和物象的内心感受,强化对客观物象神韵的把握和表现,摆脱传统油画中对客观物象光影和形体的依赖束缚,让绘画表达的视觉艺术上升到意象绘画语言状态,使西方的油画表现具有了中国情调和意味。


  油画,如何写意?

  油画,如何写意?这是自西方油画艺术全面踏上中国艺坛的近一百年间,被许多不甘于庇荫“写实模式”下的艺术家、批评家们,在不同场合、不同角度、不同问题域下反复提出的一个油画创作实践与油画创作美学的问题。

  问题,总是历史的问题。在20世纪中国社会、文化风云变幻的变革场景中,他不可避免地被染上了复杂的文化意识形态环境色,最典型的例子,是上世纪50年代的“油画民族化”和80年代的“形式美问题”两次大讨论。然而,油画创作,永远是无限丰富的当下生活与艺术家们无限丰富想象力之间即兴的碰撞与成果。今天,我们面对的这十位油画家,均以不同的审美趣味、观察视角,表达了各自不同的对生活、对艺术的感悟,其个性风采仿佛把我们带进了一个风景秀丽的景区,步移景色变,光影多意外……而他们的一个共同点,是都力求以纯正的油画语言,来“写意”他们对生活、对自然、对油画语言创作的体验。这个“写意”,不是传统文人的墨色空逸之戏,而是以明亮、轻松的笔调拥抱自然的光与色,让我们不得不羡慕他们自由、奔放、笔到意到的创作意趣之美;这个“写意”,也不是失意之人的避世愤懑之寄,而是以迅疾、浓稠的笔触寄托作者的性情,使我们不得不被拉入那神秘莫测的画面肌理的视觉魔力之中……从这里看,写意,是对时代生活的敏感,是对语言运用的敏感,是对艺术创作情境今非昔比的敏感……

  如此,油画如何“写意”,在新世纪的创作语境中,其实就是一个作者的文化生活品质与趣味表达的问题;是油画语言如何对话现代观众的审美趣味需求问题。前者来自作者主观的艺术“感兴”——感,触物生情;兴,由感而发。这一“非自觉”的创作过程的完成,除了画家的艺术功力、审美素养外,更得之于油画家对现代中西文明交融、图像文化勃兴的内在体验。后者来自观众与作品的审美“悟对”——悟,瞬间沟通;对,经验神会。这同样“非自觉”的审美过程的完成,使画家的表达成为“真实”,写意的真实:悟对通神。

  十人油画展给我们的启示:油画,如何写意?它是长期投入当代生活的素养积累,而不是虚假的避世逍遥标榜;它是长期磨练油画语言的艺术结果,而不是浮躁的跟风随场作秀。

  还是印证了那个直白但艰难的实践规律:纯粹即艺术,纯粹即高度。

  孔新苗

  盛伟

  1982年7月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任济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教授。山东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油画学会会员。

  盛伟心胸豁达,思维缜密,充满了对创造的热情和妙想。他的作品色彩靓丽、用笔精湛,酣畅淋漓中透出作者对至美、至纯的艺术追求。此次展出的《风景系列》作品,看似偶然的组合却获得了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其油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美展并获奖以及在多种专业期刊发表。著作:《线条的律动》、《中国油画名家——盛伟》等。

  毛岱宗

  别署:黛宗,字:彦达,号:弘轩、喆之。 1955年出生 ,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山东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主任。

  毛岱宗,是山东油画写意画风的领军人物,也是这次参展画家的良师益友。他是著名画家,更是一位智者,他倡导调整人生状态,“禅意”入画。在写生中求艺术之生,以感觉中的“原生态”以“灵府的明澈”,真诚的面对大自然。这次展出的《夏季甘南》、《秋雨蒙蒙》等作品,心平气远,清醒而超然,真正达到了亦即亦离、不即不离,澄怀味象的境界。使观者在审美的同时,得到一次心灵的净化。

  作品曾参加全国美展及国内外油画学术展并获奖。作品曾被中国美术馆、国外美术机构、团体及个人收藏。并出版画册、专著多部。

  马立华

  济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美协油画艺委会委员,山东油画学会委员。

  马立华为人诚恳、治学严谨,具有学者型画家的风范。他的画风唯美而质朴,绘画语言简洁、精湛。这次展出的《风景系列》作品,既是他真性情的流露,也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化根基。作品画幅不大,幅幅精到。给人以“大珠小珠落玉盘”之美感。

  出版专著:《油画基础》,《马立华油画作品》、《马立华素描作品》、《油画名家——马立华》、《马立华画集——彩画卷》、《马立华画集——素描卷》、主编教材《素描教学》。作品曾获山东省高校师生画展三等奖、山东省民族画展一等奖、山东省民族画展二等奖、山东省民族画展三等奖、山东省写生画展二等奖、山东省写生画展三等奖、山东省统一战线庆祝建国60周年书画摄影展一等奖。

  史国强

  1985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 199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第九届油画研修班,200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写意油画高级访问学者班。现任聊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油画学会理事,山东省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特邀委员,人民美术出版社艺术教育委员会特邀副主任。

  史国强是典型的山东大汉,为人坦诚直率。他的画,意境高远,在平和的心境中,强调情绪的自然流露,追求视觉上的单纯与宁静。参展的《雪霁》《李沟系列》等作品,既是采用唯美简洁的语言,强调线与色块的结合;情与境的融合,给人以“冷香飞上诗句”的视觉愉悦感。

  其油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美展并获奖以及发表于多种专业刊物。2003年3月赴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国立大学举办学术讲座和个人画展,多幅作品被瑞典、丹麦、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及宁波美术馆、上海《源》画廊所收藏。

  刘雷

  1983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艺术系,并留校任教。1989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生班。现任济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副院长。山东油画学会理事、山东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

  刘雷才华横溢,为人真诚,处事果断。他的画格调优雅,立意清新,在写意中,透出睿智,在挥洒中,洋溢他对画理的深刻体悟。在这次展出了作品《踏青》、《劳斯莱斯系列》、《荷塘系列》中,可以看到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速度与运动的表现。体现了他对东方哲学的深刻体悟和对现代精神的恰当把握。其作品深刻的精神内涵使人深思。

  宋卫东

  1982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现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

  宋卫东多才多艺,聪明睿智,是一个涉猎广泛的艺术家。他在绘画表现上努力实践,融会贯通了油画与中国画的不同语言,使绘画上升到意象表达语言状态。他的作品气象宏大、直抒胸襟,不拘泥于形似注重表达感情,抒写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强化对客观物象神韵的把握和表现。

  2008年作品《岁月留痕》在“经验·实验山东油画大展中获二等奖。

  2009年作品《江南人家》在中国美协美术杂志举办的庆祝建国60周年2009大东方当代油画展上展出并被收藏;

  2009年作品《风雨沧桑孔家林》在十一届全国美展山东油画展获优秀奖

  2009年作品《孔林初雪》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山东油画作品展中获三等奖;

  2009年《圣人故里》等作品代表山东油画学会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第十三届艺术博览会;

  2009年《孔林洙水桥夕照》等作品参加了“新中国六十周年中国(山东)名家名人书画作品展。

  2010年作品《江南书屋》入选中国油画学会主办的“研究与超越—第二届全国小幅油画展”

  陈天强

  1960年生于山东临沂,1982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艺术系油画专业。山东油画艺委会委员,山东油画学会理事,现任教于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陈天强勤于思,话不多,性情朴实而内敛。他爱自然,爱天籁之声。他几年来成果丰硕,在展出的《女人体系列》和《赣南风景系列》中,人们看到,他在理性再造与即兴表现之间,已将物象升华成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三维空间转换为平面,鲜活的树木变成了象征的符号。主观意象色彩的运用,用笔、肌理、气韵等因素的控制,都达到了娴熟自如的程度,这是理性和感性的完美结合,是艺术语言日趋成熟的标志。

  展览:建党70周年全国美展、十一届全国美展、首届全国油画静物展、第二届全国油画静物展、“风景·风情”全国小幅油画展、“风景·风情”全国油画展。

  专著:《石膏像素描教程》、《人物肖像素描》、《陈天强油画选》等。

  姚夏宁

  1963年出生,山东省曲阜人。

  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分会会员。

  山东油画学会会员。

  1982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

  1997—1998年于波兰波兹南美术学院(Academy of Fine Arts in Poznan Poland )访学。

  2003年应美国斯德哥尔摩学院(Skidmore College)邀请参展、学术报告等艺术交流活动。

  2008年日照雅都美术馆首次举办《姚夏宁油画作品展》个展。

  作品曾参加波兰、比利时、美国、中国美协、省美协、省油画学会等组织主办的展览并获奖,作品被国内外艺术机构与个人收藏。出版专著《姚夏宁绘画作品集》、《现代企业形象视觉识别系统设计》。

  贾新光

  号弘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寓居北京,著名画家,近年来成绩斐然。他的性格达观而儒雅,作品大气磅礴、在日趋抽象的绘画语言中投射出苍茫和力量。他的《故园系列》作品,将可视物象逐步消减,个人的绘画语言进一步提纯。在有色与无色、有形与无形、虚与实、动与静中,在油画特性与水墨意趣的神奇结合中,体现出作者对东方哲学和内心情怀的深刻体悟,作品给人以无际的遐想。

  获奖:中国油画大展 第三届中国油画展 CCTV中国当代优秀油画作品展播等。

  展览:中国革命博物馆个展 中国美术馆个展 亚洲巡展等 伦敦油画展 第九 十届全国美展等。

  收藏:中国美术馆 英国帝国大厦 瑞典学院等 。

  著作:《故园的阳光》、《贾新光油画选》、《油画名家贾新光》、《文脉状态》等。

  申林

  1962年5月生。1982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获学士学位。2004年,在俄罗斯莫斯科国立苏里科夫美术学院马克西莫夫大型绘画工作室攻读硕士学位。2007年,转学至圣彼得堡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造型美术系。2008年,获俄罗斯联邦艺术教育学硕士学位。

 申林为人热情,性格执着,人到中年又远赴俄罗斯求学四年。这次展出的就是他在俄罗斯求学期间的作品。他的画风原滋原味的诠释了俄罗斯的艺术精髓。作品格调宁静而沉郁,画面语言凝练而考究。那扑面而来的异国气息,可以让人们感受到,他以东方人的视角对俄罗斯风情和俄罗斯艺术的深切体悟。

  参加展览:山东省庆祝建国60周年美术展、山东省美术家协会首届《齐鲁风情油画展》、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祖国万岁——华人书画展》、《金色画笔》艺术展览、圣彼得堡美术家协会《首届华人艺术展》、加拿大多伦多国际性画展。作品获山东省庆祝建国60周年美术展三等奖、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祖国万岁——华人书画展》一等奖。
 
 
[ 美考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美考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