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司声称买通艺考 统招生实为“旁听生”
日期:2009-03-10 00:00
前情回顾: 3月6日下午4时,来自长沙的万永娟向本报96068热线投诉:“浙江家园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利用浙江传媒学院艺考机会发传单,声称和学校相关老师有非常好的关系,能够使学生轻松考取,严重影响考试的公平性。” 当晚8时许,万永娟对记者说,2月27日她交给浙江家园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员工戎恰3.6万元钱,与他签了“培训承诺书”。但是后来她发现这是一个骗局,希望媒体帮她讨回3.6万元钱。 3月8日本报B1版刊发《3.6万元买通传媒艺考?》一文,引起各方的高度关注。 8日下午2时许,浙江家园教育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沈雄伟看到本报报道,迅速赶到浙江传媒学院保卫处,当着众人的面,指着万永娟说:“这个女的(万永娟)才是招生骗子!”他请求校方立刻打110报警。 而从长沙来杭的万永娟也在现场表示:就是这个男人骗了我3.6万元培训费,我也要向警方报案。 究竟谁是骗子?谁是受骗者?这样的突变令在场的人都一脸愕然。 于是,3月9日本报B1版刊登了后续报道《报料者引出“案中案”,剧中人互斥“骗中骗”》。 3月9日,是记者关注此事的第四天。 3月9日晚上7点,记者与闸弄口派出所的接案民警联系确认,《3.6万元买通传媒艺考?》中涉及的当事双方――沈雄伟和万永娟都没有去报案。 一切都看似平静。 当然,调查的线索并未就此中断。记者对一份重要的学生名单进行了全面调查。这是沈雄伟提供的。 3月8日傍晚,浙江家园教育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沈雄伟专程赶到本报,向记者提供12名学生的名单:“她去年送到我们这里10多个考生,(到高校)去当旁听生,我们是(每人)收1万元左右,4年时间1.2万元,她骗人家是统招生(列入国家高校统一招生计划),一个学生至少收10万,多的收12万。” 沈雄伟同时向记者出示了一份协议:去年9月29日,万永娟与“树人家园・杭州名苑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签订了《树人家园学友俱乐部会员招募代理协议》。这家公司是由浙江家园教育的一位股东办的。这个项目具体名称是“2008企业订单进修生就读普通高等院校插班跟读项目”。《协议》第4条是这样说的:“乙方(指万永娟)向甲方(指杭州名苑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推荐的学生,甲方承诺为学生提供三包(包文凭、包就业、包落户)服务和三证(网络文凭、职业资格证、院本文凭)服务,并确保乙方学员毕业后由甲方负责发放和统招生一样的派遣证。” 于是,记者将新的采访重点转向了这12位大一学生。 第一步求证:这12个学生究竟是高校的“统招生”还是“旁听生”? ↓ 第二步求证:这12个学生是通过“谁”进校的?为此付了多少费用? 高校确有“旁听生”政策 3月9日下午4点半,浙江财经学院教务处经过核实,给本报发来调查结果。由于该校的相关负责人这几天一直在关注本报的相关报道,因此学校的书面说明资料非常翔实。 《关于张某、杜某两位进修生情况说明》 2008年10月份,浙江家园教育发展有限公司来我校,联系高考(论坛)落榜生的进修事宜,希望能到我校进修学习,一共有23人,其中3人未报到,实际进修20人,包括张某、杜某。公司要求我校与其直接签协议,我校没有同意,要求学生本人签进修课程的协议。根据浙江财经学院进修的规定,学生必须同意《浙江财经学院进修生(旁听生)须知》并签字,才能作为课程进修生。该协议上对进修生的性质、权利、义务包括收费标准等方面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所以,所有进修生都有签字协议。 杜某 甘肃 旁听生 旁听专业“金融” 张
1/2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尾页
刷新
WAP首页
网页版
登录
07/06 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