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首页 美考资讯 刷新 登陆
专家解读2009年安徽省高考方案的七大修改内容
日期:2008-02-26 00:00
  -解读   对于省教育厅昨日正式公布的《安徽省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工作指导方案》(征求意见稿),记者对比1月23日省教育厅发给各市教育部门的高考新方案意见稿发现,昨日公布的方案有7处内容作了比较大的变动,尤其学校和考生比较关注的高考统考科目选修Ⅰ的分值问题、“学业水平测试”时间、不合格考生的补测时间、往届生的录取政策等焦点问题,新征求意见稿都作了比较大的变动。   修改1:“必修内容”非必修模块教学内容   原稿:语文、数学、外语考试范围为必修模块的基本内容。人文与社会基础考试范围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必修模块的基本内容。科学基础考试范围为物理、化学、生物必修模块的基本内容。技术素养考试范围为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必修模块的基本内容,其中信息技术实行上机考试。   修改后:语文、数学、外语测试范围为该科目必修学分所规定的学习内容。人文与社会基础测试范围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必修学分所规定的学习内容。科学基础测试范围为物理、化学、生物必修学分所规定的学习内容。技术素养测试范围为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必修学分所规定的学习内容。“信息技术实行上机考试”要求被删除。   点评:此次发布的方案征求意见稿一个重大修改,就是将各学科的测试范围由“必修内容”改为了“必修学分相应内容”,这将避免将“必修内容”理解为“必修模块教学内容”,而完整的测试范围应该还包括各学科《课程标准》规定必修选修的教学内容。   修改2:统考选修Ⅰ分值由45分增至75分   原稿:学业水平考试安排在高二年级第二学期,开考全部科目。   修改后:学业水平测试安排在每年的6月份进行,开考全部科目。在校学生每科目参加一次测试。   点评:学业水平测试是对学生进行的学科基础素质的评价,此前的意见稿明确:考试内容为全部学科的必修模块内容。但是必修模块内容教学任务完成时间不一,有的学科如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在高一年级就已经结束,而考试安排在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时间拉得太长,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复习。安排在每年的6月份进行,可以有效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   修改3:学业水平测试补测时间明确   原稿:成绩为D等级的学生可参加补测,补考时间安排在高三年级第一学期。   修改后:成绩为D等级的学生可参加补测,补测时间安排在次年的1月份进行。   点评:测试补考时间退后,有利也有弊。   修改4:命题原则先“公平”再“创新”   原稿:命题坚持科学性、创新性和公平性的原则。1.科学性。2.创新性。3.公平性。   修改后:命题坚持科学性、创新性和公平性的原则。1.科学性。2.公平性。3.创新性。   点评:城乡的教学有差异,即使创新也要考虑那些简陋教学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仅仅顺序的变化,却有很深的寓意。   修改5:高考“选修”分值由45分增至75分   原稿:统考科目考查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该科目必修与选修I的内容。其中选修I的分值约占6%,均为必做题。   修改后:统考科目考查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该科目必修与选修Ⅰ的内容,其中选修课程的分值不低于10%,均为必做题。   点评:新方案草案最大的亮点就是增加了6%的选修分值。但绝大部分学校和教师都认为,方案的选修分值比例太小,也不符合各学科的教学实际,建议适当增加选修科目的分值。   修改6:信息技术课考生要“上机测试”   原稿:学业水平考试考查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该科目必修内容。   修改后:学业水平测试考查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该科目必修学分所规

1/2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尾页

美考资讯


刷新 WAP首页 网页版 登录
07/02 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