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首页 美考资讯 刷新 登陆
高考人数连续第二年大幅下降 考生主动放弃
日期:2010-06-10 00:00
博士生见面交流会。 解说:行动起来的不仅是加拿大,同样在高考前夕,澳大利亚、美国、法国等国的驻华签证官,也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对中国留学生的欢迎,并表示他们的签证政策宽松,对中国留学生非常有吸引力。 字幕提示:2010年3月13日新闻 同期:教育部公布了去年我国留学人数的情况,数据显示,2009年度我国出国人数增加了4.95万人,增长近三成。 解说:资料显示,自1978年以来,已经有106万中国学生留学海外,回来的仅27.5万人,留在海外的78.5万青年才俊,相当于30所北大、30所清华的所有在校本科生。   今天,随着中国高考人数的逐步减少,我们出国留学的孩子却在大幅度增加,这样的数字变化到底蕴含着怎样的风向标?热现象、冷思考,新高考时代的留学现状,折射出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现实呢?又是不是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呢? 主持人:今天我们演播室请到的是中央党校辛鸣教授。   辛教授,刚才短片的最后提出了一个问题,现在高考越来越容易了,上大学的机会越来越多了,因为报考的人数越来越少了,但是选择出国读大学的孩子越来越多了。您觉得这一升一降蕴含着一个什么东西呢? 辛鸣(中央党校教授):这应该说是我们社会进步的一个表现。 主持人:为什么这么说? 辛鸣:就像你刚才开始说的,我们过去20多年前,我们只有高考这么一条路,只有千军万马去挤高考这个独木桥。但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学生不仅可以在国内高考,还可以到国际上的大学去。而且尤其重要的是,我们刚才看到,有很多优秀的学生,优秀的学生当然希望上优秀的大学。 主持人:但是现在恰恰是这些优秀的学生,很多人都觉得,我们辛辛苦苦培养了十几年,这么优秀的学生,一转眼就到国外上大学了,这是不是我们人才的流失? 辛鸣:到国外上大学叫“留学”,留学不等于人才的流失。 主持人:但刚才我们从短片里看到一个数字,改革开放这30多年以来,我们出去了一百零几万优秀的学子,都是最顶尖的优秀学子,结果到现在才回来27.5万。 辛鸣:这个数据是真实的,但是我们如何来看待这个数据,应该要加以分析。 主持人:您怎么看这个数据? 辛鸣:我们过去总认为人才是,我只要在你这个地方待着,在你这个地方有身份、有编制、有岗位,我才叫为你服务,才叫人尽其才。 主持人:在我身边叫为我服务。 辛鸣:对。其实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越来越看到,人才应该是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也就是说,只要你真正有舞台、有平台,愿意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哪怕你在大洋彼岸,同样也可以为中国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现代科技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说,我们要转变观念,不要以为留在海外的人才都是流失了,或者说只要在海外待着,就不能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做贡献了。 主持人:我们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假如把这些优秀的高考考生比作优秀的商品的话,现在是国外的大学在争抢我们最好的商品,为什么我们自己不能留下这些最好的商品? 辛鸣:这个话我们应该分成两方面说。我们也希望培养这些优秀的学生,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我们也可以让国际教育资源来培养我们这些优秀的学生,我们要记住,他们现在是人才,但是更准确的说,他们叫“人才的前期”,他们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这个培养过程,如果让他们接受了国际视野的培养,或者是国际上更好大学对他们的培养,那他们就能成长为更好的人才,更好的人才将来不是同样能为我们中国的社会发展做贡献吗?所以,我们不要考虑这个人才是谁培养的,而要考虑这个人才将来能为谁服务。 主持人:您是站得高、看得远,但是

2/5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尾页

美考资讯


刷新 WAP首页 网页版 登录
07/02 0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