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校为抢生源竞夸海口 高校担心"被平行"
日期:2010-06-12 00:00
省内高校为抢生源竞夸海口,省招办当头棒喝 不得向考生承诺全部录取、任选专业 所谓“A志愿填报,保证录取”等说法,是不确切的,将会误导考生、家长,考生应根据自己的成绩,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等填报志愿,形成合理梯度,避免填报志愿失误 对虚假宣传、歪曲招生政策、损害考生利益并造成严重后果的高校,将予以限制招生范围、削减招生计划甚至停止招生等处罚,并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南方日报讯(记者/谢苗枫张胜波通讯员/粤考宣)针对近日个别高校作出“第一院校志愿组A志愿报考,保证录取”等承诺,省招生办昨日发出《关于做好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宣传和志愿填报指导工作的紧急通知》(下称《通知》),要求高校宣传时要准确客观,不能夸大其词,不得使用“保证全部录取”、“任选专业”等承诺性语言,轻率承诺考生。 录取时高校看不到考生志愿顺序 日前,有高校在招生宣传中,承诺所谓“重点线以下20分以内、第一院校志愿组A志愿报考的前10%的考生,保证第一专业志愿录取”等内容。 对此,省招生办明确表态,2010年广东普通高校招生实施“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改革,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的各批次设置两个院校志愿组,录取时将按照考生报考科类及考试成绩情况进行排序,依次从高到低检索投档,排序靠前的优先检索;考生在某一志愿组任一院校志愿投档,都视为第一志愿。因此,实际录取时,不论考生填报学校志愿在A、B、C哪个位置,省招办投档后,高校既看不到考生该志愿组的其他院校志愿,也看不到志愿处于哪个顺序位置。 所以,所谓“A志愿填报,保证录取”等说法,是不确切的,更没办法真正保证录取,将会误导考生、家长,考生不要轻信个别院校的虚假承诺,而应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等填报志愿,形成合理梯度,避免填报志愿失误。 高校不得作误导考生承诺 《通知》要求,各高校要实事求是地向考生和家长介绍本校有关情况和录取规则,不得作误导考生和家长的宣传和承诺,不得使用“保证全部录取”、“任选专业”等承诺性语言,轻率承诺考生。 省招办表示,高校招生宣传和咨询活动要实事求是、准确客观,不言过其实,不夸大其词。对虚假宣传、歪曲招生政策、损害考生利益并造成严重后果的高校,将予以限制招生范围、削减招生计划、甚至停止招生等处罚,并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纵深 平行志愿下,高校担心被平行 今年广东首次在本科阶段实行“平行志愿”,尤其是有别于其他省份设置了两个志愿组,以进一步减低学生填报志愿的风险。这样一来,在第一志愿组中的三个志愿都将视为三个有效的“第一志愿”。 由于像是有了“保险丝”,不少考生和家长在考后都表示愿意“跳高”试一下。但如果大家都盯着省外的名校,省内的学校会不会“遇冷”?近日省内高校纷纷打响的生源战是否会“被平行”? 名校“断档”几率大幅降低 过去“志愿优先”的投档录取模式,使不少考生不敢报名校,以致有武汉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名校在广东录取中遭遇无高分学生敢报以致出现“断档”的情况。 “在实行平行志愿后,这样的‘意外’会比较少。”武大招生办主任吴奕说,平行志愿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高分生上好学校、好专业,也会让名校意外断档的几率大幅降低。 “估计在第一个院校志愿组中,有不少高分考生会选一个自己心仪但招生计划比较少的省外名校作为‘A志愿’,而把招生计划较大的省内院校作为‘B志愿’或‘C志愿’保底。”位于上海的一所名校招生办有关负责人分析,“所以不管是省内还是省外,‘名校’的断档几率是比较低的。” 省内院校优势学科仍能吸引尖子生 “但不等于学校招不到尖子生。”华工招生办主
1/3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尾页
刷新
WAP首页
网页版
登录
07/01 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