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生“清北班”复读 高招进入“战国时代”
日期:2010-07-20 08:00
候,当事人却有苦衷。几乎受访的复读生都将自己的复读归结为“赌博”:代价是一年或几年青春年华,赌赢了就是后半生的幸福。“在复读这场赌局里,有许多地方性的复杂情况”。日照高考补习学校一位老师告诉本刊,山东省历年都是全国数一数二的高考大省和难省,10年前当全国高考还是同一张试卷的时候,山东就是录取分数线最高的省份之一,而日照市在山东省内又一直被列为“省属线”(录取分数最高线)地区,与其他地方相比,这里的考生显然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压力,也就因此涌现出了更壮观的高分复读群体。比起以冲刺清北为目的张璐等一本线考生而言,王明伟等二本线上的复读生对高考的“不公”更有感触:去年山东省内(理科)一本线是各地区统一的,二本线却有3条,其中济南、青岛为534分,潍坊、临沂、德州等地区执行市属线544分,而日照、东营等执行省属线554分,比济南青岛线整整高出20分,文科的省属线和济南青岛线同样相差20分。去年,山东共有理工科考生34.6万余人,达到一本线的有5.48万人,比例仅为15.8%。而在545-550分之间的考生非常集中,达1.07万人,这个分数段的考生,如果生源地为青岛、济南或潍坊、临沂,都有可能被正规本科院校录取,而如果生源地为日照、东营等执行省属线的地区,则多半不得不接受复读的命运。日照高考补习学校隶属日照市东港区教委,去年共招收12个班,包括3个文科班,9个理科班,接近900名复读生。据王明伟介绍,他所在的班级共有65名复读生,像张璐这样去年分数过一本线的高分考生共有8人,占全班人数的12%,另有10人是多年复读生。该校一位班主任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如果省内二本线统一划定,他过去几年所带的复读生中至少能再多50个学生能被较理想高校录取。“一方面本地复读的压力特别大,另一方面高分复读生却越来越多。”该班主任说,他带的班级中有一个女生因为压力太大,甚至留下遗书准备自杀,“他们根本输不起。”“国外的学生,人生可以有很多选择。即便是一定要考名牌大学,也可以通过很多途径:导师推荐、平时成绩测评等方式。”曾经是江西的一名高分复读生,如今在中科院物理所攻读博士的徐晓军告诉本刊。“我第一次高考在2000年,那时候没有任何自主招生政策,即使对我们这样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在江西这种人口大省想进入一流大学,只有考试一条路可走,如果高考失利就只能复读,别无他选。这种制度让人无奈。”■高招进入“战国时代”去年被清华录取的重庆市理科状元夏诗耀,就曾从同济退学,他复读冲刺清华时“做题三个月,用完百支笔”一度被视作复读生格言。四川考生罗海灵为考清华,也选择了从复旦退学复读。而云南宣威学生赵庆虎为进清华,甚至放弃北大、复旦和北航3次录取,连续复读3年。《望东方周刊》记者钱亚平 | 上海报道“在全国各地,清华和北大已经被神话,其余高校都要面对这种神话下派生出的各种生态。”上海交通大学招生办负责人对此十分感慨。神话演绎到极致便是不断有高分考生为圆“清北梦”从其他名校退学复读,这类“顶级”高分复读的背后,是越演越烈的高校招生竞争。去年被清华录取的重庆市理科状元夏诗耀,就曾从同济退学,他复读冲刺清华时“做题三个月,用完百支笔”一度被视作复读生格言。四川考生罗海灵为考清华,也选择了从复旦退学复读。而云南宣威学生赵庆虎为进清华,甚至放弃北大、复旦和北航3次录取,连续复读3年。“中学会帮清华北大锁定高分考生,24小时监控,我们想见门也没有,家长也联系不上,简直就是坚壁清野。”上海一位高校招生负责人告诉本刊。3年前,重庆市高考文科状元黄文帝就因为清华的“坚壁清野法”,差点成为恢复高考以来第一个“失学”的省级状元。这一年在重庆本没有文科招生计划的清华,成功说服黄文帝放弃报考北大
3/8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尾页
刷新
WAP首页
网页版
登录
07/05 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