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首页 美考资讯 刷新 登陆
浙江省普通高校第一批录取新生3.8万余名
日期:2010-07-29 08:00
本报讯 记者从省教育考试院获悉,普通高校文理科第二批提前录取院校(传统志愿)昨天开始录取工作,截至目前,普通高校各科类今年在我省第一批已录取3.8万余名考生。7月31日开始,文理科第二批、艺术类第三批(专科)、体育类第二批(专科)将进行平行志愿投档。有关专家提醒,随着录取进程的推进,各种各样的招生广告与招生宣传也日益增多,希望广大考生和家长,注意甄别录取通知书真伪,防止受骗上当。 注意甄别录取通知书真伪 据省教育考试院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普通高校第一批各科类共有426所高校在我省招生,目前实际录取3.8万余名(含提前录取院校,其中文理科3.53万余名,艺术、体育类3600余名),均超额完成招生。 据了解,鉴于我省生源质量优秀,该批录取院校中,部分院校特别从省外调剂追加计划,其中“985工程”或“211工程”高校占该批相应增招院校的70%以上,共增招957人。据统计,普通高校第一批文理科共在我省增录2374名(含部属高校自主招生等),第一批艺术、体育类高校比原计划净增1295名。 有关专家提醒,随着普通高校第一批院校的录取结束,3.8万余名考生近日将收到由各高校寄发的录取通知书。有关考生可通过登录浙江教育考试网查询确认自己的录取情况,也可采用声讯方式查询:电话拨打16885678,手机拨打12580或短信发送CX准考证号码到10629500(均免收信息费)。 针对以往每年高校录取这段时间,一些非普通高等教育形式的机构给考生发放录取通知书等情况,提醒广大考生,要注意甄别,以免不必要的损失。据介绍,一看录取的学校是否属于省考试院公布的纳入招生计划的学校。二看考生收到的通知书是否处在该批次的录取时间内、是否填写了志愿。三是登录省教育考试院网站查询。四看录取通知书是否加盖省考试院公章。 据悉,为确保今年高校录取通知书寄递工作的顺畅,省邮政局建立了从通知书收取、寄递到信息反馈的邮政服务工作联络机制。今年的高校录取通知书仍然延用特制的高校录取通知专用信封封装。 警惕“鱼目混珠”提防招生陷阱 昨天,读者梅小姐致电本报热线表示“担心妹妹可能遭遇招生骗局”。据介绍,其妹妹今年高考成绩不理想,前几天,得知某高校招生处在招生,妹妹闻讯后去看了看,后来在该招生处工作人员的“鼓励”下,稀里糊涂地就交了1000元“录取订金”。 梅小姐得知情况后第一反应就是和金华晚报刊登过的招生骗局联系了起来。询问妹妹后得知,是在某宾馆签的“约”,且工作人员表示,知名高校“某大”的常务副院长为该校的名誉院长,他们的“强化特色班”特色明显,专业可以自己挑,学习费用每学年在9000~13000元之间。当问及是不是自考辅导班时,对方含糊地表示“包括自考在内”。梅小姐说,“包括自考”是什么意思着实让人捉摸不透。因为现在一些专科院校也鼓励学生参加自考本科。另外,最让人生疑的是对前来报名的考生,该校没有分数限制。 据省教育考试院有关工作人员介绍,每年的七八月份,在一些居民楼和小区门口时常能看到一些张贴着诱人专业的高校招生简章。一些外省民办学校打着名牌大学招牌也会在一些旅社、宾馆设点,以计划外指标、国家承认学历等,蒙蔽一些求学心切的低分考生。 教育部明文规定,普通高校招生过程中,决不允许中介机构招生或以招生为名的乱收费现象。省教育考试院在我省今年出台的高校招生录取意见中明确规定,高校调整计划时,不得降低录取标准指名录取考生,严禁高校利用调整计划向考生收取与录取挂钩的任何费用,希望考生和家长擦亮眼睛。 如有疑问可投诉咨询 据介绍,从历年的检查整治中发现,这类招生多为是自学考试辅导班或者是职业培训和网络远程教育,以混淆高等教育不同类型,利用考生和家长认识上的盲区,来蒙骗考生和家长。考生拿到的所谓普通名牌高校的

1/2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尾页

美考资讯


刷新 WAP首页 网页版 登录
07/05 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