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首页 美考资讯 刷新 登陆
家长如何带好孩子参加美术高考
日期:2010-09-07 08:00
师,家长还是学生本人,都有这样的感觉,一些很有实力的学生,专业考试成绩莫名其妙的不理想,有些平时中等的学生却有不俗的成绩。有些人把这种现象称作运气,还有的人会认为这是考试中存在不正之风。根据我这几年的体会并和一些家长交流,我觉得以上原因就是有,也不是首要的,首要的原因是孩子考试时的状态。所以说,仅看实力还不行,(即使孩子实力行,也可能有偏科的情况,如考试时正好碰上孩子不喜欢的角度或不熟悉的考试要求等),还要十分注意临考时的状态。我建议家长应尽可能全程陪孩子考试,把孩子生活起居照顾好,向心理医生一样,注意观察孩子的细微变化,及时给孩子一些正确的心理暗示,把孩子的身体和心理调整到最好的状态。如果不能陪孩子出去考试,也应晚上通电话,和孩子聊天,早上打电话叫醒孩子。举一个例子,孩子每次考试完,刷洗色盒重新填色就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削铅笔也需要时间,对考试一天身心疲惫的孩子来说,是很大的体力消耗。如果家长提前知道孩子的色盒是怎样摆弄的,默默地帮助孩子打理一下,给孩子更多时间复习或补充体力精力,比你在孩子考了一天后,唠唠叨叨地问这问那要好。 调整孩子考试状态,是一个很有讲究的问题。可以说在实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状态起决定性作用。我们发现往往有这种情况:一些男生平时是尖子,水平很高,但考试成绩却不如水平不及自己的女生,有一些原因就是考试时状态没有调整到最佳。这些男生行为自制力不是很强,考前不和老师联系,不参加老师在考前组织的必要的考前辅导,上网吧,搞聚会,结果考试前因不必要的活动弄的很疲劳。有些孩子没进考场前好像什么都不怕,导致什么都不去想(没有必要的考前心理准备),甚至考试的画具都没有专心的准备,进考场后很容易突然莫名其妙地产生不适应。这就是心理调整不到位的原因。考试的最佳状态因人而异,过分紧张或过分放松,过分自闭(忧虑)或过分张扬、兴奋(自信)都不好。也就是说,“紧张”、“放松”、“忧虑”和“自信”要平衡,哪个没有都不是好的考试状态,哪个方面太突出都会影响考试状态。因此,家长陪同孩子考试时一定要注意,在孩子准备报的重点学校考试前,提前调整好状态,对于一些其他考试,则可以适当放松,做到有松有弛,松弛有度。 孩子在考试期间,会产生很多常见的心理问题和生活问题。19-20岁的孩子常常掩饰自己的心理活动,有的男孩子表现是放纵自己,和其他男孩做一些和考试无关的活动,装作什么都不在乎;而有些女孩子则表现为封闭自己,不愿见老师和同学。总之,家长一定要细心。要知道孩子平时心理素质再好也难免出现心理问题,比如进考场前后,孩子感觉自己不在最佳状态、或看到其他同学紧张的表情,就会紧张或突然产生恐惧。家长陪孩子考试,会发现孩子细微的心理变化,巧妙地当好心理医生,用自己的乐观的情绪或言语潜移默化地(不是直白地)影响孩子,化解孩子随时出现的心理问题。三、用“阳光心态”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要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心态面对考试,家长应始终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和宽容大度,乐于助人的阳光心态。一是遇事不要着急上火,怨天怨地,甚至叱责孩子;二是正确看待同学之间的竞争。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容易把与自己孩子水平相当的同学当成对手,相互防备,互不交流,这样反而会加重孩子的紧张情绪。我的观点是:孩子的竞争对手不在15中,而是外省、外校的学生。大多数情况是,如你孩子考A学校的名次不如15中同水平的其他学生,则考B学校的名次却可能好于这些学生。另外,如果你孩子和15中其他几个孩子都考上三大美院,报自愿时,即使有冲突,也会有更大的可预知性(即在你孩子名次前面的人有几个不报这个学校,你就可以计算你孩子报这个学校的把握有多大。如在你孩

2/3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尾页

美考资讯


刷新 WAP首页 网页版 登录
07/05 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