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补录专家支招:勿过于看重学校地域尊重爱好
日期:2010-09-20 08:00
陕西高职补录即将于9月20日、21日进行志愿填报,也就是说,2010年的高招中,考生还有最后一次报考机会。选择什么专业,如何看待各专业的就业前景,报考中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都成为等待补录的考生和考生家长关注的问题。为此,记者采访了业内人士,看看专家如何支招。 ■省内高校录取比例较高 对地域的选择很多时候成为考生挑选大学的重要因素。近几年,不管从考生报考的意愿,还是实际录取结果,考生多数更加倾向于北京、上海、广州等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但业内人士建议,参加补录的考生,学校所在地域不应该成为影响因素。 西安欧亚学院市场总监任耿民说,之所以出现考生的志愿高度集中于部分城市,至少有两个原因,一是看重北京、上海等城市在经济、文化方面在全国的“前列性”,认为到这些地方求学,不仅能接受高校的良好教育,就读期间还能享有本地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而且就业机会相对较多。二是由于有的家长和考生的“面子”思想,觉得在发达城市求学有面子。就考生个体而言,不同人有不同的要求,有的非名校不上、有的非某专业不去、有的非某高校不予选择。任耿民认为,考生应考虑一些具有发展潜力、口碑和办学理念不错的知名院校。其次再考虑专业的问题。 西安翻译学院招办主任王霖说,近年来,省内大部分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考生录取后,只要不违背教育部关于普通类和艺术类,文史类和理工类不能调换专业的要求之外,在大类内部调换专业对考生来说都是一路绿灯。 记者了解到,高职补录主要包括陕西本省有高职计划和省外有高职计划的院校,省内多数高校高职计划超过了当年招生人数的50%。也就是说,省内高校高职学生一半以上为陕西本地生源。从近几年的情况分析和历年规律来看,省内院校高职计划名额多于外省高校计划,考生报考的命中率也要高于外省高校。 选大学,考生们一定不能过于看重地域环境因素,更不要一味追求某某地方的学校,更多的是根据大学的实力和自己适合的专业来选择,实现人生的梦想和价值。 ■专业选择兴趣爱好是第一位 采访中,业内人士建议,选择专业时,需要尊重考生爱好和兴趣,同时要注意报考技巧遵循报考原则。 西安培华学院招办主任姚文静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选择了考生感兴趣的专业,将来学习才有动力。才能让学生真正和专业亲密起来,发挥出最好的学习效果。这个道理大家基本都明白。当然有了这个前提之外,学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一方面要考虑自己的兴趣和志向,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各专业近年录取分数,不要总是报一类专业,要平衡分布一些。建议报考志愿时愿意服从专业调剂,增加录取的机会。一般来说,建议考生将自己最有兴趣并且有一定报考把握的专业放在第一志愿,因为第一志愿确实比较重要,注意在后续志愿中适当拉开梯度即可。一方面考虑自己的爱好兴趣,一方面参考往年专业录取分数,最终选择合适的报考顺序。 从今年起,我省填报高考志愿全部调整为公布分数后再填报志愿,且首次实行平行志愿。高职(专科)设置6所院校志愿,所有院校均设A、B、C、D、E、F共6个专业志愿。 具体地说,按照平行志愿录取方式,录取时,将考生按成绩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检索考生填报的A、B、C、D等几个平行志愿,只要检索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院校投档。填报专业志愿要拉开档次,形成合理的“梯度”。原则上前两个专业的选择应该是“跳一跳,够得着”的专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希望录取的理想专业;中间两个专业的选择,一定要稳妥为主,退而求其次正常情况就能被录取的专业;最后两个专业,应该是可以“兜底”的专业,无论怎样,录取一般没有问题。 如果说考生仅仅填报A志愿,这里面仍然存在较大风险,所以说,报考时各志愿必须有
1/2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尾页
刷新
WAP首页
网页版
登录
07/05 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