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网络论坛,经常可以看到很激烈的爱国言辞,特别是在对待中国和日本的关系上,很多网友们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只要日本人,特别是日本右翼集团对中国进行挑衅,网上的热血青年们就义愤填膺的给与回击。对于理性的批判,直言不畏的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丑恶面目和目的,当然是应该理解和大力支持的。可是,我们看到,也有很多朋友在抒发爱国情感的同时,不乏情绪化色彩,其重要表现为“抵制日货”。我们还看到,在最近珠海发生了日本人集体“买春”事件以后,一些网上的朋友们不但要“抵制日货”,甚至说出:“咱也组织成千上万的男人到日本去……”云云。我看,这样的爱国热情只能定义为“情绪爱国”。
所谓“情绪”也是一种情感,不过情绪是一种可以“闹”的情感,即“闹情绪”。一般来说,一个人一旦“闹情绪”,办事就不管不顾后果了,说话也没有理智了,甚至于会做出酗酒一样的荒唐举动来。比如,一个火气很旺的小青年,走在路上被一块石头绊了一下,差点摔个跟头。小伙子来气了,对着石头闹起情绪来,抬脚狠狠地踢了那块石头一脚。接着,那个小伙子捂着自己的脚趾头蹲在了地上,原来他把自己的脚趾甲踢伤了。“闹情绪”的结果使自己也会受伤。所以,我们对任何事情都不能情绪化,而应该理性化。
正确的爱国情感应该是一种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情感。我们说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爱国既然是主义,就应该是有一定的理论支持的,她不仅是爱国情感,还应该包括对国家改革开放大政方针和外交方针的理解,建设祖国的实际行动,保卫祖国的坚强决心等等。爱国主义不应该是简单的在对待国际关系上的泄一时之气,更不是踢石头那样的“闹情绪”。破口大骂几声,呼吁“抵制日货”都是幼稚的浅薄的情绪化举动。据去年的新闻报道看,日本是当今世界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据中国海关统计,2002年1至8月双边贸易总额达到629.06亿美元,同比增长10.4%。中国对日出口额为298.38亿美元,同比增长4.0%,中国进口额为330.68亿美元,同比增长16.9%。外经贸专家认为,中日两国经济互补性强,近年来,中国国民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中国开始履行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降低关税水平,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中日双边贸易的发展。中国对日本出口的主要商品有机电产品、纺织品、食品、矿产品、贱金属等,中国从日本主要进口机电产品、贱金属、化工产品、光学设备、医疗仪器以及塑料、橡胶制品等。您说,这样的外贸形势,应该抵制日货吗?
说实在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从对日贸易上得到了很多好处。没有当年大量的引进日本的先进技术,中国的钢铁、机械、电子、家用电器、汽车等等许多领域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在今天的国际贸易中,竞争十分激烈,你如果抵制了这个国家,另外的国家就暗中高兴,我们的开放和引进就会处于被动的状态,就会受制于人。有了对日贸易,我们就可以在美国、欧洲、韩国等国际竞争中寻求平衡。何况,我们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要按照游戏规则办事,岂能随便抵制哪一个国家的产品?咱中国人的文化是最讲究斗争策略的,借力打力是起码的策略。何况抗日战争中,我们不是也说过“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吗,当年不用日货并不说明不爱国,今天就更应该明白了。想一想,世界上哪个发达国家没有侵略过中国?当时也好,现在也好,我们能因此而抵制他们的产品和技术吗?如果近代史上,哪个国家侵略我们,我们就抵制哪个国家的产品和技术,那么中国早就彻底亡国了。这样说起来,“闹情绪”爱国,比封建皇帝还幼稚可笑。
再说了,如今世界经济已经一体化了,很多日本品牌的产品是在中国的国土上生产的,有些家用电器在日本本土已经不生产了。您到中国各地高新技术开发区中的日资企业看看,是我们的打工仔、打工妹在生产线上做工,那些日资企业生产的整机中,也使用了大量中国企业生产的零配件。如果您抵制的日货,是中国人生产的或者利用中国企业生产的零件组装的,您不是间接或者直接的也损害了打工仔、打工妹或者中国企业的利益了吗?
最近,中央电视台正在播放的电视剧《大染坊》中,那个要饭花子出身的,一个大字不识的陈寿亭在国难当头的情况下,都知道不能盲目的抵制日货,要采取巧妙的办法整治日本人。难道我们这些上网的现代知识青年,就没有当年的民族工商业者头脑清楚吗?这都什么时代了,还说出“抵制日货”,“我就不买日本产品,让他们少挣我们的钱,少制造攻击中国的子弹和军舰”,这不是很幼稚的语言吗?
当然,对于日本右翼势力,对于日本军国主义泛滥的倾向,对于日本政府不承认历史罪行的恶劣行为,我们当然义愤,我们必须警惕。但是,它并不是要反映在“抵制日货”上。要我看,根本的问题在于发展才是硬道理,还是要强大我们自己,发展我们自己的科学技术,发展我们自己的经济实力,发展我们自己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我们的军事力量。在发展的过程中,国际间的贸易是必不可少的。只要不是在非常时期,都谈不上“抵制N货”的问题。即使是非常时期,需不需要“抵制”,也还是要学习一下《大染坊》里陈六子的思维方法。
我每当看到日本政府参拜靖国神社,修改教科书,不承认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不赔偿慰安妇和劳工们对日本政府的起诉,我也十分痛恨。但是,咱们的政府不是也经常严正声明、抗议,告诫日本政府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吗,说明政府还是时时在提醒世界和国人不要忘记那段历史。我认为,咱们中国政府领导人也应该建立一个纪念反侵略英烈制度,每到抗战胜利纪念日,咱们的领导人到人民英雄纪念碑悼念先烈;每到“九一八”,咱们全国各地都拉响警报,从而激励国民的民族精神。如果把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感形成为制度化的政府行为,就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政府和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团结意志。
看到民间“保钓”勇士们驾着渔船去闯钓鱼岛,被日本人的军舰围堵、撞击,我也感到气愤,但是,我又想到,只是民间的行动能起多大的作用?如果咱们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强大到别人不敢轻视我们,到那时候,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护航,咱老百姓到钓鱼岛旅游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吗!那时候,谁要是敢动咱们老百姓的一根毫毛,谁要是不怕引起灭国大战而挑起事端,咱就把它灭了,岂不是更英雄!
所以我说“情绪爱国”不可取,还是要理智的讨论问题,理智的对待国际关系。
本栏目所载评论纯系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