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美考资讯 » 美术高考咨询 » 美术高考评论 » 正文

艺考,想说爱你却不容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3-01   来源:芜湖新闻网   作者:王俊杰
2月24日,2011年省外院校在省会合肥设点进行的艺术专业课考试结束,标志着我省今年高考艺术专业考试的高潮已经落下。艺术考生们将开始投入紧张的文化课复习。今年艺考启动以来,记者采访了不少艺考生和陪他们参考的老师和家长,从中可以看出艺考这条路的艰辛、以及许多考生选择这条路的无奈。

报考:广撒网只为多点机会

异地赶考,是芜湖艺考生的必经之路。七彩美术学校的钱校长说,芜湖的考生除参加全省统考外,还要参加省外院在我省的设点考试,至于报考没有在我省设置考点的院校,许多考生只能去有考点的城市报考。这其中有的考生与同学结伴而行,也有不少考生是家长请假全程陪同。

市田家炳实验中学的美术考生张同学说,年前年后,仅在合肥考点,他就报名了10多个院校的专业课考试。艺考生之所以四处赶考,一人报考10多所院校,是因为艺考生有一个传统,那就是广撒网。钱校长说,这一个多月他一直在合肥指导学生考试,据他了解,绝大部分考生都要报考10多所院校,少数考生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要报考二、三十个学校,基本上平均一天考一场甚至两场。报这么多就是想给自己争取更多的拿专业课合格证的机会。

学艺术得花多少钱?孩子今年报考声乐专业的张先生坦言,学艺术考艺术院校就是在烧钱。他告诉记者孩子“半路出家”,从高一开始决定走音乐之路。除了在中学上课外,还在芜湖的高校请了专业教师辅导,每个月还要到外地的高校请那里的老师上专业课,一节课就是800元。培训费、交通费、住宿费、吃请开支……春节前后的两个考试周期内,他已经花了几万元了。

学艺:大部分考生“打酱油”

选择艺考的学生是因为热爱艺术,还是因为选择了一种高考的捷径?记者与芜湖几位高考艺术培班的老师进行了交谈,他们坦言,绝大部分并不是真正喜欢艺术,而是文化课没有学好,又想考个本科大学,才把学艺当作考大学的捷径。芜湖每年几千的艺术考生,绝大部分都是“半路出家”。所谓“半路出家”,多数并非自己主动选择,主要原因是文化课相对欠缺,听老师或者家长的建议,也可能是因为看到一些例子,觉得艺考是一种不错的考大学捷径。

田中的老师告诉记者,“半路出家”考生又有一些不同的发展方向,一种是进入艺术学习以后,发现其中很有乐趣,在老师帮助和自己努力下,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一种觉得学艺很辛苦,但是想上大学,还是很刻苦地去争取;最后还有一部分人虽然被动地选择了这条道路,但是没有调动起兴趣,对自己的发展仍然很迷茫。“半路出家”的考生经过高中三年的努力,大多数还是在考试中过关了,确实也实现了上大学的目的。由此,每年芜湖都有许多中学生将学艺当作了上大学的一种捷径来选择。

学生报考艺术的原因一般有两种:少部分是从小热爱艺术,大部分则是文化成绩不佳,想走考大学的捷径。但不管是“一直热爱”还是“半路出家”,安师大附外的老师告诉记者,对于艺术类考生来说文化成绩是他们的“短腿”。许多艺术考生专业课合格了,甚至在考生中名列前茅,却“死”在了文化成绩上,与大学失之交臂。

在芜湖一家美术高考培训班当老师的江先生对记者说,近些年来,芜湖的高考美术辅导班为了吸引生源,招生时都给考生承诺,保证专业考试过关,否则退学费。但没有一家辅导班向考生承诺被高校录取的,原因就在于许多考生文化考成绩达不到录取分数线。去年芜湖一家美术培训的几十名学生,个个都取得了高校的专业合格证,可最终仍有十多位学生没被录取,原因就是文化课成绩太差。

就业:找工作越来越不易

从2003年开始,艺术专业经过大幅扩招后,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艺术专业毕业生大量囤积,给艺考生泼了一瓢冷水。

记者了解到,芜湖的私立高考艺术培训班中,不少年轻教师是大学艺术专业毕业找不到工作,到这些培训班来“过渡”的,先解决生存问题,再等机会重新找工作。在艺考时,不少考生是抱着满腔的艺术家梦,但在毕业时发现理想与现实仍有着较大差距。

已毕业三年的小章在大学里学美术,他告诉记者,艺考时,他没少花钱上辅导班。进入大学后,由于他是美术类,每年的学费都比普通文理的学生高出不少,但在毕业后,自己并没有感觉到优势。他几次报考中小学美术老师,却都没能考上,只好应聘到私立的美术培训班当老师,但总感觉这不是长久之计。现在,他正在一边带学生上课,一边准备考机关事业单位。

记者了解到,由于学艺的投入成本很高,而大学毕业后在一般小公司工作,月薪低,让不少艺术类毕业生感觉难以接受。艺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现在其实比文理科毕业生还要难。
 
 
[ 美考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美考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