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美考资讯 » 美术高考咨询 » 美术高考评论 » 正文

[图文]50岁川美大学生30年追逐艺术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1-14   作者:admin

清晨7时,钟泽军准时在车站等车去学校


他至今保留着1977年参加美院考试的准考证


76岁的老母亲是他每幅作品的第一位观众


教室里,他一笔一画描绘自己的梦想

  8日,四川美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2008届毕业生创作展上,年过五十的钟泽军带着作品《重庆之晨》、《昨日三峡》参展了。30年前的艺术梦想,在这一刻离他越来越近。

  钟泽军是川美在校生中年龄最大的学生,如今在重庆市委政法委工作,系正处级调研员。他身上还背着三块“牌子”:北京大学研究生、美术学院客座教师、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川分会会员。“在艺术路上,我不奢望但期待大器晚成。”谈到这30年来的追梦历程,他这样说。

  1957年,钟泽军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就喜欢绘画和舞蹈,立志成为艺术家。

  1977年,他报考了川美,谁知文化、艺术考试和体检都过了,却卡在了政审上——钟父是右派。

  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时,钟家生活出现困难,母亲让他当制面工养活自己。远离了梦想,钟泽军开始坚决拒绝。母亲告诉他:实现梦想需要长期的坚持。他才同意。

  但他仍有颗不安分的心。为了追梦,他四处求学——自考汉语言文学大专、中央党校政法本科、北京大学行政管理研究生。随着学历增高,他的工作也不停变动:舞蹈演员、化妆师、图片编辑、美术教师……

  直辖后,钟泽军调到市委政法委。朝九晚五的工作,终于让他有了追梦的机会。下班一回家,他就对着画板苦练素描。因少与同事交流,钟泽军孤僻内向,有同事称他“异人”。

  2005年,钟泽军通过入学考试,进入川美成教院油画专业本科班学习。为潜心学习油画,钟泽军设立了画室。70多岁的母亲是他最忠实的“粉丝”。儿子搞创作时,母亲就静静坐在旁边。“母亲有一票否决权。如果作品不能让母亲感动,我就放弃。”钟泽军说。"感谢关注ms211.com"

  《重庆之晨》、《昨日三峡》是钟泽军在川美学习期间创作的油画。他介绍,写意油画《重庆之晨》夸张地描绘了渝中半岛的发展蓝图,解放碑作为地标,被夸大地表现为重庆最高的建筑。该作品被市外经贸委选为《重庆招商手册》的封面。

  钟自豪地说,红蜻蜓食用油、黄花园酱油系列商标也出自他手。他还学着做起了策展人,《重庆直辖十年——中央美术学院作品邀请展》便由他策展。他期待用这样的方式与更多艺术家交流,从他们那里汲取灵感。

  艺术的追求要以干好工作为前提。由于钟泽军能写会画,成为了单位宣传工作排头兵,屡次代表单位参加美术比赛获奖。如今,同事们称他为“艺人”。

  -记者 夏祥洲 冉文 摄影报道

 
 
[ 美考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美考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