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美考资讯 » 美术高考咨询 » 美术高考评论 » 正文

六成状元被北大录取 文科现全国领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7-20   作者:admin

本报讯 (记者周逸梅)昨晚,北大宣布今年在全国的高招录取工作已接近尾声。计划录取2650人,实际录取约2780人。七成以上顶尖学子报考北大,全国六成多状元被北大录取。由于生源质量特别优秀,北大在全国绝大多数省市进行了扩招,黑龙江、陕西等省扩招比例超过100%。


  文科线全国领先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省市文理科第一名中,除两成报考香港高校外,六成以上被北大收入囊中。各省理科前十名考生中,五成以上报考北大;文科前十名中超八成选择北大。多数省市理科按计划最低录取线高居全国高校榜首;在招生规模相当的高校中,北大文科录取线继续在全国各省市保持绝对领先地位。


  高考录取只是北大录取的一部分生源。在全国许多省市,最好的一批学生由于获得保送资格此前已被北大录取。例如,全国物理和化学冬令营中,北大成为冬令营选手最向往的高校,两大决赛总成绩前10名的学生中,除第9名外,其余全部被北京大学录取。


  九成省份志愿“零调剂”


  由于考生报考踊跃,生源质量优秀,考前指导细致、合理,北大在北京、河北、海南、甘肃等九成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实现文理科专业志愿“零调剂”,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考生的专业志愿。


  北大招办负责人表示,为了引导考生合理选报志愿,北京大学向全国各地派出大批工作人员,在与考生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帮助考生确定最适合及最满意的专业志愿,并与考生签订预录取协议,实现签约考生录取“零风险”。录取时,100%按预录取协议进行,实现专业志愿“零调剂”。


  “推荐制”考生优秀


  据了解,共有90名学生在北京大学2010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中被认定为自主招生候选人,除少数同学因具有保送资格被提前保送外,其余学生均在高考中发挥出色,取得优异成绩,并报考北京大学。他们的具体录取情况正在进一步统计中。


  北大招办负责人表示,2011年,北大将继续总结试点经验,在全国范围内稳步推进该项措施。


  相关新闻:北大囊括广东文理状元 北大在粤录取过百人


  协助北京大学在广东招生的苏少华老师昨日透露,今年广东文理科总分(含政策加分)第一名均被北大收入囊中,文科最高分为687分,理科最高分为727分。


  北大在广东录取过百人


  苏少华说,今年北大原计划在广东招30人,因生源较好,实际招了39人,加上34个保送生以及自主招生名额,北大今年在粤招生人数超过百人。


  省实验中学的音乐特长生李喆,是今年广东唯一一名被北大录取的特长生。李喆2008年随省实合唱团参加世界合唱大赛,获得了一冠两亚的好成绩。今年高考,李喆报考了北大的音乐特长生,他也考出了文科640分的好成绩。据了解,李喆在北大艺术特长生招生中获得了特等奖,只要高考过了广东重本线便可录入北大。苏少华说,已经有三名考上北大的考生来自省实合唱团。

华工增补50个招生计划


  华工招办主任曾志新介绍,今年华南理工大学理科按1:1.02投档,投档线645分;文科按1:1.03投档,投档线606分。华工文理科录取线均为投档线,并增加了近50个计划录取了全部出档并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


  曾志新说:“今年生源质量比去年还要好得多。”华工理科投档线居广东高校之首,录取到的理科最高分为686分。据悉,华工理科投档最低排位为全省第10589名,文科的投档最低排位为6262名。今年华工理科排名在广东省前2000名的考生比去年增加了约30%,且这类考生均录取到第一志愿专业。


  今年考生报考华工的热门专业主要为七大创新班、建筑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电气信息工程、土木工程、会计学、自动化、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


  广外一本线上30分必录


  昨日,广外今年高考录取基本结束。今年广外计划在粤招收文科2024名,理科1909名。生源质量良好,文理科上线生源均充足。广外招办主任詹文都介绍,今年按照1∶1.05的比例投档,文科出档线为604分;理科出档线为634分。其中,文科最高分为642分,理科最高分为675分。


  今年广外对上一本线30分以上的考生在其专业志愿内必录,学校还决定增加计划接收所有投档后志愿服从调剂的考生。  夏杨、孔晓明、龚华萍、周勤


  相关阅读:高考“状元”被11所美国高校拒录很正常


  北京理科状元遭11所美国名校拒录,成为今年高考(论坛)的一大热门话题。很多人对此感到错愕,进而再次声讨应试教育培养高分低能者,并指出美国大学拒绝的不只是一名状元,而是我国的教育理念和模式。


  其实,在美国本土,如果把SAT(学术水平测试)也认定为高考的话,很多SAT的满分,也是被美国大学拒绝录取的。美国大学之所以不是看到“状元”就眼睛放光,立马录取,是由美国大学的录取模式所致。这种模式有两个特点,一是学生和学校双向选择,学生可以申请多所学校,可以获得多张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二是学校评价学生的标准十分多元,SAT(或ACT、AP)成绩仅仅是评价的一项指标,而且其所占权重,在有的高校的评价体系中还不到25%,远低于一个体育特长生所获得的评分。在这种录取评价体系下,SAT满分被录取与不被录取都是十分正常的,这不取决于他是不是状元,而是大学对其进行的综合评价。换句话说,在基础教育中,肯定有一些高分低能者,而大学却不会给高分低能者开绿灯。


  但在我们这里,“状元”不被录取,却变成了令人错愕的事,原因同样有二,一是在现行以分数为唯一录取依据的高考录取制度中,作为考试第一名的状元,不被录取是不可想象的,甚至拒录的高校必定是违背招生录取规则的——根据招生规则,一名学生达到学校的录取线而被拒录,学校必须说出“正当理由”,否则就是招生违规,我国高考制度的公平体现为“低一分不被录取”,同时也体现为“达到录取分数,没有特别理由,必定录取”;二是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特别强调学生的高考科目成绩,谁的总分成绩高,谁就是“顶尖人才”,虽然一直以来有高分低能的传说,但是,社会和大学对高分考生的青睐,却一直未曾消退过。近年来我国高校尝试自主招生,一直号称要招收偏才、怪才,可最终检验自主招生成败的,还是这些自主招生考生参加高考的成绩,有多少位居全省前列。在集中录取中,争抢状元更是内地高校乐此不彼的事。
 于是,问题就出现了,在现行高考制度下,我国高校不能拒录状元,那么假如我国高校也建立类似美国大学这样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体系,能学习美国的教育理念拒录高分低能的状元吗?——无疑,按照这种评价录取体系,必然会出现高考“状元”被拒录的情况,可想而知,这将引发怎样的争议。指责学校的录取不公正、有猫腻几乎是必然的,这就如近年来研究生(论坛) 入学考试中,大学很难把笔试第一名,但学术能力明显很差的考生拒之门外,否则就将遭遇铺天盖地的质疑一样。在这种情形下,大学还敢拒录状元吗?


  所以,美国高校拒录状元,给我们的启示,除了形成多元的人才评价观念,还有更重要的另一方面,即社会认可大学的录取评价标准,接受其不录取高考满分者、最高分者是有道理且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否则,所谓对新教育理念和模式的期盼,都将是叶公好龙。近年来,每每谈到应试教育的弊端,大家就痛心疾首地呼唤教育理念与模式更新,打破传统高考制度;可每当推进高考制度改革时,舆论又痛心疾首地呼吁这还是目前最不坏的制度,宁愿忍受“分数至上”这种早已落伍的教育观和人才观,不愿意看到一个高分学生被权势交易之类的黑手拒之门外,毕竟分数公平还是可以指望的公平。这才是我国高校与美国大学相差最大的地方。


  为此,必须建立能保障大学实行多元录取制度的基本大学制度,在这一制度中,大学自主招生,对所有申请者进行考核评价的是学校教授委员会,进行招生监督的有学校理事会和学生自治委员会,如此一来,作为纯教育事务的招生,将不受行政干扰,严格执行教育标准,大学也才能公正全面评价一名学生,也才有拒绝状元的底气和公信力。


  延伸阅读:网传高考状元全军覆没 上千名状元称不上成功


  由于热炒高考状元被公认为具有一定的负面作用,从今年开始,广东省已不再公布和宣传高考状元。眼下高考揭榜,各兄弟省市的新科高考状元正纷纷被拉到了镁光灯下“介绍成功经验”。


  高校挥舞支票吸引状元


  各大高校也开始挥舞着手中的支票,吸引状元报考:北大去年奖2万元,今年涨到了5万元;清华去年奖2万元,今年涨到了4万元;暨南大学奖4万元,华南理工奖5万元,南方医大和华南农大奖10万元……


  但某些网友却偏偏在这个时候来“扫兴”,转发起了“我国部分高考状元‘全军覆没’表”。


  通过这张已经过考证的图表,网友们可以看到,1986年-1994年期间产生的部分省市成百上千名高考状元,如今正过着平凡的日子,称不上“成功的楷模”。


  中等学生未来最有出息?


  网友“水木然”是名中学教师,他说他的一位前辈告诉他:“通过我这几十年的观察,班级里将来有成就的学生往往都是那些成绩中等的学生。因为在中国,一个学生要想取得高分,就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考试的战斗中去,要牺牲自己的天赋,要麻木地接受一切理论,被人牵着走。”


  “而有一种学生,他们既懂得保留自己的天赋,又适当地学习了一定的知识,能觉察到自己个性和天赋的所在。他们一边学习一边怀疑,还给自己留有适当的发挥空间,并且形成了独特的思考方式。这样一来,他们虽然不会取得很高的分数,但是将来终究会发光的。”


  “平平淡淡最幸福”


  因为这张表格,一些网友以往对状元的崇拜化为了泡影。还有网友挖出了多名高考状元为保健品甚至内裤代言的不堪往事,批评某些高考状元年纪轻轻就贪图名利。


  但事实上,这些“全军覆没”的昔日状元过得并不差,只是未能达到人们此前想象的事业高度而已。
网友“朱龙剑”认为,“全军覆没图”和部分网友的立场有问题:“也许大家对这些高考状元有种误解,认为他们是状元,今后就应该有大的贡献,有很大的名气或者很多的财富。首先,状元也是人,他们有选择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的权利,其实,平淡就是一种最大的成功与幸福。那些笑这些状元的人就是一群功利主义者,岂不知你在笑人家的同时,你自己是什么呢?”

 
 
[ 美考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美考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