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美考资讯 » 美术高考咨询 » 美术高考评论 » 正文

走近大师,品味杰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9-30   作者:admin
        9月29日,《走进大师——中国美术馆藏路德维希捐赠国际艺术作品展》在省美术馆新馆开幕,展览集中展出了德国大收藏家路德维希1996年捐赠给中国美术馆的作品,75幅作品包括了荷兰、美国、西班牙、德国、俄罗斯等19个国家著名画家的代表作。有机会在家门口欣赏到如此多的西方大师的原作真迹,实乃机会难得,但也有观众反映“看不懂”。

       记者为此请教了熟悉西方现代艺术的内行——省美术馆油雕院副院长孙俊。他表示,看不懂很正常。因为此次展出的都是西方现代艺术大师的作品,与中国传统美术属于不同的审美体系,因为陌生,所以不懂。他说唯一的办法是多看多悟,多了解画家及创作背景,鉴赏力自然会有提高。惟其如此,参观画展才是真正的与大师的心灵对话,而不仅仅是冲着价值20亿去看一次热闹。

    在所有作品中,他为读者推荐了3幅顶级大师的作品并作了点评。


                                                          带鸟的步兵 (西班牙 巴伯洛·毕加索)

  毕加索是当代最伟大的艺术家。《带鸟的步兵》创作于1972年。画面上,步兵左手环抱着军刀,刀柄上歇着一只白鸽,他给白鸽递过一碗水喝。眼睛下边的皱纹和卷发上的一缕灰色表示他是衰老的英雄,面部表情好像表现出无限的悲伤。画面让人在不显眼的色调中看出富有表现力的艺术风格。这里,英雄表现的不是战斗,士兵的刀剑同作为反战反暴力象征的白鸽结合起来,让他看上去像一名和平战士。 
 
 


    横渡大西洋 (英国 戴维·霍克尼)

  霍克尼是英国现代美术史上不可或缺的艺术家,他把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有趣事物直接画进他的作品中,而不掺加任何主观因素。他的作品天真客观,不加修饰。除了具体事物,不给观看者提供帮助理解画作的线索。1965年11月初,霍克尼曾乘船从纽约来到伦敦。当时的海水及冬日的天空曾给艺术家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在作品中,他用孩子般天真的表现手法描绘了一条行驶在大西洋上几乎快被巨浪淹没的船。 
 
 

                                                      彼得·路德维希的肖像画 (美国 安迪·沃霍尔)

  安迪·沃霍尔是美国波普艺术的著名代表。上世纪70年代,他常常画一些文化界、艺术界、政治界的著名人物,1972年还画过中国国家主席毛泽东。他用他的名人肖像画使肖像画种重新复活,并以典型的波普艺术形式使之大众化。这幅作品中,四分之三描绘收藏家路德维希的面部,他右手轻轻地支撑着头,严肃地看着观众。在多种色彩的线条里,作品拥有了一种速写风格。人物描绘的组合和画面明快的色彩结构,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衬托效果。 

 
 
[ 美考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美考资讯
点击排行